当前位置:

如何制造城市竞争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redcloud 2012-04-26 10:12:53
时刻新闻
—分享—

【核心提示】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了“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得出全球前120名“最具竞争力城市”。这里笔者将对EIU“最具竞争力城市”位列前10的三个城市的成长经历和发展经验进行介绍。

  1 纽约的成功

  在EIU的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中,纽约位居榜首。该报告认为,纽约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由多样性带来的多元化就业机会和不断的新想法、创造力,也正是这样的文化及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人才汇聚在纽约,为纽约的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实,纽约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是美国经济实力最强的10个城市之一。1961年,经济学家B. Chinitz比较了纽约和匹兹堡的经济增长,指出纽约发展成功的原因就是其具有多样化的产业并充满竞争。如纽约的成衣制造产业,主要是由很多规模很小且相对独立的制造商组成,但是这些小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孕育出了当地的企业家精神。就像A. E. Lefcourt从擦鞋做起,然后开办了小型的制衣公司,最终成为名誉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建造商之一。M. Porter强调,竞争能够促使企业不断采用他人发明技术并努力提高,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增长。在过去几十年里,正是有了这样的竞争气氛,纽约人才有了举世闻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并保持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

  2 波士顿的重生

  波士顿,位列此次排名第10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波士顿的人口不断下降,与罗彻斯特、匹兹堡和圣路易斯等并列被称为“衰退的城市”。但是, 2000年后,波士顿成功再生,一举成为美国人均收入第八位的城市。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E. Glaeser在《再造波士顿:1630—2003》一文中梳理了过去300多年间波士顿经历几次衰退和不断重生的历史。他认为,波士顿的成功在于其具有通过产业结构转型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再创造能力。19世纪的头50年,波士顿拥有大量航海技能人群,于是波士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远洋航海产业,将城市从美国重要的货运港口变成重要的远洋航海中心。当蒸汽机发明后,远海航行的技能逐渐被蒸汽船取代。和塞纳姆(Salem)、新贝德福德(New Bedford)等海运城市不一样,波士顿利用逃难而来的爱尔兰移民在技术上的优势和海运贸易积累的财富,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成功转型为工业城市,继续保持很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后来,由于气候寒冷、制造业向境外转移、汽车的出现以及高税收和管制限制等原因,波士顿开始进入衰退——1910年波士顿是全美第五大城市,1980年时美国有19个城市的规模大于波士顿。面对这样的困境,波士顿再次调整了产业结构:放弃制造业,积极发展技术经济。波士顿接受过大学教育者比例在北美都市中居于前列,于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专注于技能型服务产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转型,1980年以后,波士顿的人口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再次成为全美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3 新加坡的崛起

  和欧美老牌城市不同,新加坡是新兴城市的杰出代表。在这次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中,新加坡位于第三位,是亚洲最有竞争力的城市。EIU的报告认为,新加坡在物质资本投入、金融成熟度、体制效率、环境保护以及全球吸引力等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新加坡的崛起在于其能够拓展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享受全球贸易带来的好处。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建国。新加坡面积较小,国内消费市场相当有限,独立后更是失去资源丰富的大面积腹地。意识到这样的不足,新加坡政府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果断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响应全球市场需求,通过吸引外资来获取技术和知识。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推行多样化工业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80年代以后,新加坡开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成为那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抓住全球化良机,通过发展与本国经济相关的外部型经济来提高经济竞争力。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外包一些生产流程到要素供给比较丰裕的国家,促进本地企业走向产业链的高端,获取更高附加值;另一方面,新加坡充分利用中国、印度、越南等国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来为本国经济服务。突出案例就是在这些国家发展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外向型经济的不足,开始逐步调整发展战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强化本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植本地企业等方式,来重新焕发新加坡经济,并取得很大成功。2000年以后,随着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新加坡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提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打造知识经济,包括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本地技术能力、拓展本国人力资本、积极吸引外国优秀人才。通过这些持续努力,新加坡在全球竞争中依然保持其高竞争力和领先位置。

  上述三座城市的发展经历,揭示了保持城市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几个共同要素:开放且贸易,充分利用和提高本地技能水平,保持多样化的本地产业结构并适时调整。

  (作者系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