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县信访局副局长凡和秀同志
“有困难找凡大姐”。凡大姐就是县信访局副局长凡和秀。她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凡大姐”。
信访工作在局外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既辛苦又清贫,但是凡和秀却乐滋滋地干了12年。
信访业务的“尖兵”
2003年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凡和秀同志从洋际中学调入县信访局工作,成为该局上世纪最年轻的信访干部。上班没多久,一位老大爷到信访局咨询上世纪60年代精简下放人员方面的政策,此时,这位昔日深受学生爱戴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倍感尴尬,她还从来没想到坐机关上班还要解答这样的问题。面对信访工作,她一筹莫展,十足一个“门外汉”。
信访工作涉及的问题多、政策广,要求信访工作者必须有较宽的知识层面和较深的知识修养。而且接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法律水平难以胜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凡和秀同志深切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很薄弱,需要从头学习。而当时全局总共4人,3名领导干部年龄偏大,唯有她年纪较轻,初来乍到便承担下全部日常工作。不但要负责信访群众的接谈、来信来访事项的办理、信访信息的收集统计、综合反馈,还要负责有关文件、通知、总结、汇报和会议纪要等文字材料的起草;此外还要兼报帐员、档案管理员等。上班时间实在抽不出时间学习业务,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带上案卷回家查阅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并作出详细的笔记,以至于当时还在读小学的女儿经常稚气地问,“妈妈,你已经不是学生啦,怎么也要天天做家庭作业呀?”
不久,她就基本掌握了土地管理、劳动保障、山林权属等多方面的政策法规,每逢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新政策出台,她都会第一时间找来潜心研读,并综合运用于日常接谈办信工作实践。不到两年,她便成长为业务骨干,全局接访办信、督查督办、复查复核等业务的带头人。现如今,很多信访人等也要等着凡和秀接谈,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连续五年年度考核评优,先后两次被县委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多次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和“十佳”岗位标兵。
信访对象的“出气筒”
2005年的一天,凡和秀同志认真接谈一名来访的中年妇女后,填写了信访事项转送单,请这位妇女到国土部门去反映。中年妇女站起来气呼呼地说:“你们这些坐机关的,都是一个样,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将心比心,不给我们解决”。对此,凡和秀仍满脸和气,一边给妇女递上一杯水,一边挨着她坐下来,劝她不要着急,耐心向信访人解释说:“您反映的是土地征用问题,属县国土局管,您拿着这张单子定心去,那里有专业工作人员为您办理。您的诉求是合理的,我会支持您,一定亲自负责督促他们解决到位。”中年妇女听到这话才放心地离开。
2013年7月一天,同事小周接听一位群众的电话来访时,对方态度极不友好,语气尖锐刻薄,难以沟通,气得小周要摔电话了。凡和秀同志赶忙接过话筒,耐心倾听对方诉说,等对方说完后,她才开始说话,心平气和地进行解释。电话中,对方渐渐消除了怒气,还主动就自己的粗暴态度道了歉。随后,凡和秀同志以这个事为案例,对小张和其他几位年轻同事说:“人无难处不上访,信访部门是为老百姓说话的地方。我们做信访工作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面对有怨气的信访人时,要学会忍耐,甘做他们的出气筒。只要我们的宽容忍耐有利于缓和矛盾、有助于解决问题,受点气没什么大不了的。”县委、县政府机关院内很多熟悉她的人都觉得凡和秀同志的平和、热心、认真的性格做信访工作再适合不过了。
尽管每天听到的多是怨声,看到的多是愤怒,但凡和秀同志十余年如一日默默承受,甘当“出气筒”,让信访人满怀怒气而来、满心欢喜而去,为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烦心事。
群众的“贴心人”
凡和秀同志认为,信访工作者要乐于做群众的贴心人。到信访局工作以来,她已接待上访群众3000余人次,成功办结群众信访事项200余件。
原城关镇阳某的儿子2003年被人砍伤,因县法院判决的赔偿款一直未执行到位,身为母亲的阳某为此事四处奔波、心力憔悴。2012年的一天,阳某经人指点找到时任副局长的凡和秀,话还没说上几句,阳某已泣不成声。凡和秀一边让座,一边好言劝慰:“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很多朋友好意劝她说:“这是一个老案子,法院都没办法执行到位,你就不要自找苦吃了。”但凡和秀认为,不管有多难,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应该要尽力解决。接手这个案子后,凡和秀多次往返奔波于法院、城关镇等责任单位调查情况。以致法院和城关镇的工作人员误认为阳某是她亲戚,凡和秀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上访的,都是我亲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凡和秀的努力下,经多次协调赔偿款最终如数到位。现在,阳某有什么烦心的事总是主动找凡和秀倾诉,把凡和秀当成自己的体己人。
2012年盛夏,一江西货运司机满脸愁容到局里反映,应安仁一名水果摊主要求,他从家乡代运来一车西瓜,到达安仁时水果出现部分损坏,摊主拒绝接货付款。货运司机来到信访局欲哭无泪地说:自己已在安仁耽误两天,动身时带的钱已全部用光,现在连回家的油费都没有了。当天正值凡和秀值班接谈,受理此案后,她马上顶着烈日随司机到水果批发市场现场查看。半小时后凡和秀大汗淋漓地回到局里后,顾不上歇口气,就抓起电话接连与县工商局、县市场服务中心、城关镇等8个单位联系。在凡和秀的协调下,不到2个小时该纠纷得以便妥善调处。货运司机离开安仁前,专程到县信访局找凡和秀,万分感激地说:“凡和秀,您真是我们外地人的亲人!”
凡和秀同志在信访战线上脚踏实地工作,一晃就是12年。12年来,她始终情系群众无怨无悔,始终倾心信访矢志不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肖小松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