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忆乡愁:怀念写信的那些日子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2017-02-09 17:13:15
时刻新闻
—分享—

  有多久没写过信了?掐指头算算,也理不出个头绪,似乎很久了,久得只留在了记忆里……

  轻轻捧起一封封信,各色的信纸,各样的笔迹,倍感亲切。淡淡的墨香从泛黄的纸张里溢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伸手挡在窗前,让春日的阳光透过指缝,稀稀疏疏地洒在信上。精灵般的字符舞动着腰身,咯咯的笑着,那笑声仿佛是散落在花丛里的蝶语,又似乎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声。细细翻看这些泛黄的旧信件,读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以前那些写信的日子以及那些与信有关的故事,又一个一个地浮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并且鲜活起来……

  坐下来细细品读,如品陈年佳酿,竟唤起了我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情那景、那物那人迅速定格,凝成永恒,幻化成美好的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激起了我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一丝丝风雨不蚀的记忆,那是一缕缕刻骨铭心的情怀,既充实着我的人生,又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书信,又称鸿雁传书。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古时候没有邮政设施,传递书信非常困难,于是有了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青鸾”“双鲤”都是用来比喻书信来往的,“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接到书信之后的欣喜。如果在战乱时侯,一封书信要辗转数月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那就是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了。

  书信是朋友和家人互相倾诉感情的载体,对于各个历史阶段的名人来说,书信也是历史的见证和手迹墨宝。像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广平的《两地书》,如若不是书信这种形式何以流传至今呢?还有梁实秋的情书,每一封书信其实就是一篇美仑美奂的散文。冰心的《三寄小读者》用书信体传递的是满满的对下一代的关怀。曾经读到《傅雷家书》才知道,真正书信的集合与精华,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简直就是生活的缩影。留下来的不只是文字的材料,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回忆。书信的超凡功能可见一斑。

  蓦然发现,逝去的时光虽然带走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也沉淀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于是更加怀念那些写信、等信、读信的日子。

  收到来信无疑是兴奋的,但是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写信、折信瓤与贴邮票。

  “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铺开信纸,心情总是带着几分激动。常规的问候是少不了的,但无非是“你好”“近段怎样”“可否顺利”“谅解迟复”之类。后边则要费一番脑筋:该说的不该说的,该问的不该问的,反复思考斟酌。每一次写信,写进去的都是真情实感;每一次寄信,寄出去的都是希望与期盼。一封信多半写两三页纸,偶尔灵感忽至,心有神助,笔走龙蛇,洋洋万言,十页二十页纸也是有的。即便如此,“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时候还是有。

  折信瓤也颇有讲究。对长辈,特别是父母、恩师用三折跪拜式,表示尊敬。对年长的弟兄用三折鞠躬式,表示谦虚。同学之间,折的花样就多了:直折的,斜折的,一帆风顺的,四季进宝的,和平鸽的,千纸鹤的,显示姓名、祝愿的,表达爱慕、追求的,不一而足。折出来的花样百出,折出来的情意绵绵。现在拿起纸来,能够折出来的花样几乎没有了。

  贴邮票是最有意思的。最正式的贴法是一张邮票端正地贴在信封右上角。但是,为了表达不同情感,贴法不胜枚举。单张正贴、左斜、右斜、倒贴、贴在信封背面都表示不同的意思。两张、三张甚至更多的邮票组合在一起贴,就演绎出生动传神、千变万化的邮票语言。为了既能贴出邮票语言,又不浪费钱,大家都买低面值邮票。

  我正式写信的年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在耒阳师范读书,时不时地往家里写些信。特别是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问问家里还有存粮吗?借了好久的米了?什么时候割新稻呀?千万不要饿肚子呀。有时在信封内夹一二张节省下来的粮票寄回去供家里人度饥荒。

  真正把写信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是耒阳师范毕业后,我留校工作。未婚妻在安仁教书,分居两地,鸿雁传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最爱在夜阑人静之际,捻亮一盏小灯,坐在书桌前,摊开一页素色小笺,笔端划过信纸“刷刷”地流淌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像遮住月亮的一丝浮云,辽远而缥缈。窗外,月色清朗,月亮像一枚清凉的印章打在碧蓝的青天上。月华泻满一地,桌上已是满满的一纸恋情。写信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思路也会跟着感觉走,笔尖吐出的字真切而随意,是思念、是牵挂,是一种难舍真情的流露。一旦引发情思,就会有说不尽的话语,一页、两页、三页,甚至数页,写完一封觉得情思未了又继续写另一封信。一般每周写一封信,信的称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加深,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XXX”到“XX同学”再到“亲爱的”“我的……”说不完的话,抒不尽的情,道不完的白。一封书信封口,意犹未尽,还有好多话没说完。

  写信,盼信,周而复始,似乎每天都充满着希望。快乐,是那么的触手可及。是的,因为每天都是有所期盼的,而那期盼又是那么具体简单,那么容易实现和触摸,躁动的心,便总是被希望和等待的快乐充盈着。其实,想起写信的日子,更是怀念一种等待的美丽心情。距离是美,等待更美,零距离的通讯和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的方便,却泯灭了一份份凄美和诗意的心情,这是不是一种缺憾?

  从信件投进邮筒那一刻起,就掐算对方收信的日子,再虔诚的掐算对方回信的日子,之后,便是一心一意的等待。每天到收发室察看一到两遍,甚至三到四遍。一封信,牵挂着两端的思念和等待,因为思念而等待,因为等待而思念,日子悠远、绵长,无声流淌,交织着淡淡的哀愁与企盼,更有望断秋水的焦虑与不安,辗转难眠,这该是怎样诗意和美丽的心情?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当鸿雁将书信从远方传来,抵达你的手心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欣喜和激动?一收到回信,心情是无比激动的,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出信纸,躲在无人的地方,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读信。

  读信,实质上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手轻轻的触摸着二人世界里的心事,烦恼,也感受着亲切的关心问候祝福与牵挂,心里盛放着一杯水,爱情从中流淌,感动从中溢出,流过一股暖流。

  那一封封信,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着成长的印记。翻阅着这一封封发黄且仍留墨香的信件,细读且品味着这满溢亲情、爱情、友情的语言,仿佛置身于爱的怀抱中,让我感受到拥有写信的人生是多么幸福美好,更让我领悟到人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激励我倍加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写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除了公函、论文,用于亲友之间交流的书信统统被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代替了。尽管是快速便捷,但是那千篇一律的宋体字怎么也代替不了各种带有本人特征的手写字体,那格式固定的Email也难以和飘散着墨香的蕴含着写信人心情和感情的信笺相提并论。回想起来,那一封信所包含情感的含蓄与广泛,远不是短信或邮件直白的文字和图片能够表达的。

  常常听人说:在零距离的数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倒疏远了。可不是嘛,机器打出来的文字少了人情味儿,比不上用心写出来的书信。各式各样的笔迹,不同的落款,行与行的间距皆能读出写信人的习惯与性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也只剩下一缕芳魂,更不用想插着鸡毛的信只能出现在电影里。然而在通信如此便捷的信息时代,我依然固执的喜欢古老的书信。喜欢它一笔一画的认真,喜欢它天南地北的邮票,喜欢它执着等待后的幸福,喜欢它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情愫……

  我是个念旧的人,注定要时常想起写信的日子。读以前朋友写给我的信,依然会感动于彼时彼刻那份情意。见字如面的亲切感是这样的强烈,仿佛抬眼便看到朋友站在那里。怀念那些用笔写信的日子,怀念那种从笔尖流淌的情怀,怀念那些等信日子里的遐想;怀念纸信这样的交流和表达方式,更怀念那些快乐而自在、诗意而美丽的写信的日子;怀念那种被亲人、被朋友惦记着的小小的幸福。而现在,一切都不会重来了,唯有这些泛黄的旧信件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不安的岁月。

  书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成为一种遥远的绝响,只在想象中茂盛或凋零?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