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忆乡愁:想起大队演戏的时候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2017-03-02 09:43:10
—分享—

  看到时下县花鼓剧团时不时送戏下乡时,我就不自禁地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到大队部文艺宣传队演戏的时候。

  我们大队叫龙海乡芙蓉大队。大队部就设在洞中央一幢解放后没收原来一个官僚地主家的两层金包银的青砖房子。

  那时候上级鼓励生产大队成立群众文艺宣传队。我们大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大队有个叫李楚达的从大队书记位子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我们都叫他楚达李书记。他在我们大队德高望重,又爱好文艺宣传这一块,喉咙调起来,男女声都唱得来。再加上一个高中毕业生叫李成权的,弹得一手好琴,是个活跃分子,也有组织能力。一个有号召力,一个有组织能力,在这两个活动积极分子的筹划下,芙蓉大队文艺宣传队就宣告成立了。

  我那时候正碰上文化大革命,在生产队务农。大队部派人捎信叫我晚上去一下,有事找我商量。

  太阳下山后,我吃完晚饭,洗了澡,换上一件干净衣裳,一个人迎着晚风,慢悠悠地步行几百米远就到了大队部。

  人还没进屋,老远就听到有吹笛子、拉二胡和弹琴的声音,还有谁在唱歌,夹杂着年轻人的欢笑声,显得分外热闹。

  楚达李书记看到了我,招手叫我过去,三言两语,意思是叫我参加大队宣传队,初中生,是回乡知识青年,宣传发动群众,义不容辞。也不存在答不答应的问题,反正就是叫我从明天晚上开始,以后夜夜到大队部排练节目。

  我不懂唱歌,更不会什么乐器,可以说是门外汉。但还是每晚按时到大队部来。参加一晚上,生产队可以记二分工分。

  我们排节目演的是《白毛女》,安排我排演一个小角色,没有什么台词,只有一个字:“嘿!”演的角色是地主黄世仁的小狗腿子,上台耀武扬威一下就可以了。我记得演杨白劳的是楚达李书记,演喜儿的是后来成为成权妻子的陈开姣。

  第一次给乡亲们演出时,听说是本大队的人演的戏,都来了,大队部前坪人山人海。下午就开始搭台子,照明是用松膏火。舞台两边一边一个,由两个人不时往松膏闹子里添松柴。

  演出很成功,演得最好的是楚达李书记和一个叫孝忠李老师的。孝忠李老师的腔口调得好,演老太婆活灵活现,从唱功到做功,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声。

  一炮打响,芙蓉宣传队的名声越来越大,茨冲大队请我们去演戏,公社叫我们参加会演,官陂大队也叫我们去演。记得在官陂大队演出结束后,大队部端出几米筛生花生招待我们。那时候有花生吃,简直是一种享受,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从官陂到芙蓉都是山路,晚上就集体宿在农家楼板上,睡通铺。

  不但本公社的叫我们去演,就连永兴前进大队羊家村的都请我们去演,协作煤矿的也叫我们去演了一次。还在公家食堂吃了平生第一次钵子饭,菜好像是水豆腐炒肉。

  后来,我去读高中了,就自动退出了大队宣传队。过了不久,大队宣传队也宣布解散了。

  时过40多年了,每每回忆起参加大队演戏的那些日子,总感觉心里暖暖的,虽然演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