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好了要节约”

作者:谭 涛 峰 编辑:redcloud 2020-03-25 10:41:1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多家电视台经常播出“生活好了要节约”的宣传广告,画面感人,语言也朴实生动,有一定教育引导意义和针对性。

  往事如烟,有苦有甜,看后思考再三。我这位当今有吃有穿、生活还不错的老人,不会忘记过去的苦。建国前那苦不堪言的日子就不说了,只讲改革开放前,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那缺吃少穿、饥饿缠身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那时,我们生产队人多田土少,而我家又是人多劳少,无疑是苦上加苦。如我饿着肚子上山砍柴时,在山路上就捡过别人丢下的糠粑、蕨根渣粑伴喝山泉充饥,还捡过人家丢下的破草鞋穿。有次,参加生产队三台水车一整夜递级从河里车水抗旱。凌晨,队里每人煮了一斤半米饭,还炒了点鱼,每人可完全吃完。而我仅吃了几口,便想到家里那几位挨饿的小弟妹,就吃不下去了,马上将菜饭端回家。他们虽在睡觉,一听我那喊“吃饭”的声音都跃身而起。我这当长兄的“公平合理”地给他们每人喂几口,弟妹们似乎有“过节”的喜悦。吃完了,一个弟弟还用手从碗里抓几颗剩饭吃,有个还用舌头将大钣碗舔几次。母亲看后流泪说:“你苦了一晚还要去车水,我心不忍。”我说:“那里还有些饭,去后可再吃点去车水。”母亲心知肚明,那是不可能的,只得苦笑着。那时弟妹们的衣服是“由大到小”地传递穿,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至今记忆犹新的事。上世纪70年代初在安仁工作时,几次看到县委书记巩扩和县武装部领导在下乡吃饭时,将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挟起吃了。他们真是不想“身份”,只记“传统”。

  岁月如梭,今昔巨变。如今,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且多数人过上了吃穿有余的幸福生活。“生活好了要节约”,这既是中国人的传统,又是对现实生活的要求。当下,多数人能遵守这一生活“规则”。数年前,曾与霍英东先生在广东共餐,他点菜不多,吃完再添。餐后,桌上还有三个馒头,他要随行人员打包回去给他明天吃。此事,我总是记得。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了,对粮食食品不看重。近一年来,我为残疾智障儿童备“百家饭”捡点废品(抗新冠肺炎后便停了)。经常在垃圾桶里看到一袋袋好大米、水果、面包、馒头,一盒盒好的白米饭,还有一些好衣服。实话实说,我这位曾吃过苦、挨过饿的老人看后心里很不是味道,感到太可惜了。这虽是他人的家事,但不能这么浪费,可以少买一点,吃不完可送给他人吗。节约,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今,我这位“苦中有甜”的老人,无论在外自家请客,还是与朋友相聚,餐桌上的一些好的剩饭剩菜,我不怕“丑”地打包回去。我老伴至今还坚持吃家里的剩菜剩饭,无论我和子女怎么劝阻,她当“耳边风”。说:“丢了可惜,我已吃了几十年平安无事”。她说那句老话得“先苦后甜、杀猪过年;先甜后苦,打出老屁股”。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这是伟人毛泽东主席教育子女之言。无论是解放前还是建国后,他总是以身作则地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如他的一件睡衣穿了20年,上面缝了73个补丁,这就是他许多艰苦朴素之事的一例,我们要牢记在心。

作者:谭 涛 峰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