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山走出的传奇

来源:投稿 作者:张恒 编辑:谭如斌 2021-12-10 15:37:05
时刻新闻
—分享—

【睿智大才天玉成】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台电子管收音机,那年代收音机堪称家庭奢侈品。这台收音机是我三叔买零件自己安装送给我们家的。看着红绿灯闪烁不停的收音机发出悦耳的说话声和唱歌声,我心发好奇的疑问:三叔这个牛人是如何把这些男男女女塞进这个盒子里去的? 从那时起,就觉得三叔是个传奇。

缘于对科学的向往和科学家的景仰,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三叔,从小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高山般的存在。

懂事后与三叔的首次遇见是60年代中后期在天下第十八福地的郴州苏仙岭下。为躲避武汉"百万雄狮"对其对手"钢工总"令人心悸的武斗纠缠和清算,三叔来到郴州师范我父母家避难,并度过了一段时期。

那时,三叔最喜欢与隔壁邻居,一对福州华侨夫妇赖老师黄老师交谈。黄老师若干年后成了郴州师专的校长,那是后话。赖老师喜欢下象棋,是学校的象棋高手。叔叔常与他捉对厮杀,将赖老师杀得人仰马翻,好不尴尬。两个人的实力确实有明显差异,这科学家的脑袋就是厉害与众不同!

黄老师教化学,赖老师教历史,又都有过海外生活经历,见多识广,是叔叔聊天摆龙门阵的好伙伴。夏天的夜晚,月明星疏,微风清朗,几个人经常是一壶茶,人手一把蒲扇,开始了愉快的豪侃。这些大咖们的话题从科学,哲学,历史,文学到政治,几乎无不涉及。叔叔是一个理科生,但学识渊博,天文地理,史学国学,无所不知,令人惊艳,他们遇上了好对手。记得一次在谈论世界历史的二战史,叔叔将英国德国两军的飞机,火箭发展及两军对垒的历史细节,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震惊了学历史专业的赖老师。那晚我也在场,听见叔叔居然说英军牺牲了多少军人与战机,令我不可思议~我所受到的所有教育与熏陶中,只有我们的革命烈士才配得上"牺牲"二字,英军战士是英帝国主义炮灰,怎配得上"牺牲"? 其实军人为自己的国家而战,而且还是与法西斯而战献身,有何不配"牺牲"二字? 科学家三叔对人文真谛的真知灼觉,比我早了好多个年代。

几个星期后,武汉形势趋缓,三叔得以返汉。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从三叔与父母的通信中得知他们家的一些信息。没多久文革的风浪也卷进了科学院系统。受冲击,三叔及全家被下放到湖北南漳"劳动改造",所经历的艰辛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穷尽的。所幸不久后,由于国家彩色电视攻关需要人才,三叔因其在电子技术方面深厚造诣被抽调到彩色电视攻关项目,重新返回了武汉。

大学时代的三叔

叔叔的信件,我看过很多,文风迥永,国学造诣深厚。那一手钢笔行书字也是龙飞凤舞,飘逸俊朗。无独有偶,后来我才知道,三叔的毛笔行草书法更是一绝,颇有飘飘洒洒大家之风。他是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获奖。我后来不只一次地看到三叔为亲人的生日、红白喜事亲自撰文,书写条幅对联,从文章到书法一条龙作业,大气磅礴,才华横溢,风彩绝伦,是罕见的奇才。2010年三叔夫妇来康州我家做客适逢家中广宴宾客。有人仰慕叔叔书法,提议请他现场表演书法。年届八十的三叔欣然提笔,一口气接连书写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商隐《七律.相见时难别亦难》 等数幅文章。笔走龙蛇,遒劲潇洒,宝刀未老,技惊四座!

跨越新世纪之后,老家中断了好几十年的何氏宗族修谱的大业再度启动。修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家族、亲情、历史与传承的活动,肩负回答与讲述我们从哪里来,父老前辈从哪里来,记载家庭之树如何枝发叶兴的丰富历史和告诉子孙后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故事,难度很大。主修人责任重大,国学素养要求很高。即便主学中文专业的专业人士也未必可担重任。三叔从起意酝酿到实施全过程是主修队伍的中流砥柱。在修谱过程中充分发挥他的深厚国学基础和良好文学素质的优势,以及扎实苦干,热情温厚的人格魁力,在家乡夜以继日苦战数年,终于和修谱团队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伟业。受到家乡父老的好评。三叔就像一位多能奇才,天赋异禀,所向披靡。

三叔书写的书法条幅

【 天生俊才必有用 】

三叔何强,原名何田禄,1930年4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安仁县豪山全家屋湾。其父亲何平章是著名乡医。因为从自己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们读书。三叔的两位兄长,大哥全禄,我父亲1949年毕业于广州文化大学新闻系,是家乡大山里走出的首位大学生。二哥有禄于195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途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继续在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习,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两位兄长追逐梦想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三叔走出大山,展翅高翔的信心与热情。

三叔自幼天资聪明,睿智好学。1945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安仁县立初级中学,同年秋天转入交通部立扶轮中学,第二年又转入茶陵协均中学。后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一年,放牛打柴。1948年,在个人强烈复学要求下,家庭通过多方努力创造条件,使三叔再度进入安仁县立初级中学。在协均中学和安仁县立初中,三叔与我母亲这两位"学霸"型学人两度同学。两人是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风格也大相庭径。母亲是勤奋严谨自律型,而三叔是自由自在的天才型。天才型学生学习不需特别努力,但效率高,能轻而易举取得好成绩。据三叔回忆,那时写作文是他的拿手好戏。无需草稿,信手拈来,一掬即就,洋洋洒洒,文彩飘逸。

三叔1949年初中毕业后,赴罗州小学任教。据他回忆,很多学生远比他这个小不点教师高大。但由于人聪明,书教得好,很受学生欢迎。1950年春至1951年秋,他在安仁第八中心小学教书,被评为优秀教师。1951年秋,三叔考入湖南省立二中上高中,学习期间当过学生会秘书长、副主席,还当选为茶陵县人民代表。1954年秋,考入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这个过程还有个插曲:三叔学习拔尖,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但因体检未过关,阻碍了任何学校的录取。是爱才心切的中学校长多方奔走相告,才说动湖南师范学院破格录取了三叔。

三叔大学毕业后,由于说话有些口吃而"因祸得福",未被分去教育界当老师,而是于1958年5月,在长沙担任报社编辑。1958年10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先后在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为海军研制出测试深水炸弹仪器,还为空军研制了特殊用途的高频振荡器,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科院武汉物理所时期的三叔

1964年夏天,三叔转赴位于武汉的中南物理所,研制出顺磁共振谱仪以及测试人造卫星专用仪器等。1970年,全国组织彩电攻关,三叔从下放的湖北南漳被抽调至彩电武汉攻关组进行技术攻关。之后三叔参与并研制出氢原子鐘,项目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奖。

后来三叔以富有天赋与成效的独立研究攻克了銣原子钟的一个关键部件,促使“PBR-Ⅱ型銣激射器原子频率标准”(即銣原子钟)科研项目完成,荣获1978—1979年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进步一等奖。1987年三叔被聘为原子频标专业副研究员。上世纪90年代被聘为研究员,从事原子核极化、激光稳频等专题研究,还兼任中科新技术新创业公司研究员,从事医疗仪器及节能等研究。后转入量子信息理论以及量子计算等崭新领域的研究。

三叔学物理出生,一生研究的项目涉及的领域很广。他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充沛的创造力,使得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为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退休之后的晚年,做研究的兴趣依然不减。我在澳大利亚留学和美国工作期间曾在磁学磁性材料领域耕耘过一段时间。三叔曾不止一次地与我讨论磁致冷的话题。显示了一位科学家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的风范与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力。

三叔书法局部,2010年在美国康州

【潇洒温厚行天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诗用在三叔身上,正是恰如其分。与三叔的聪慧,才华横溢与精通史书诗文国学诸子百家相映生辉的是他的潇洒豪爽,纯朴温婉,热情助人,好学纳新的性格和特质。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从来没有改变三叔的这些优秀的特质。

我父亲传三叔有句口头禅~当办什么事或大家一块外出时,三叔总是喜欢慷慨解囊,还喜欢说"我有钱,我的钱用不完"。其实六十年代三婶在生下堂妹异军后,为了照顾堂弟堂妹一对子女,辞去了需在外面满世界跑的地质队的工作。一家的生活就靠着叔叔这份有限的收入,经济生活并不宽裕。然而潇洒的秉性溶入了三叔的血液。六十年代装台电子管收音机费用不菲,但他为家在农村的四叔装过不止一台收音机,全部是自己买的零部件。爷爷在六十年代大病一场后,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的三叔与他的两位兄长一起承担赡养爷爷奶奶的一切经济开支。几十年如一日,直到两位老人家离世。八十年代四叔家的三儿子,我的堂弟建华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在农村缺医少药,难以诊治。是三叔伸出热情之手让将建华转送到武汉,陪他去医院看病诊断,寻找治疗方法。并在生活上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怀,体现了血浓于水的热情和善良。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当年我家两兄弟,1978年三叔的儿子矿林与我,1979年二叔的儿子小锦先后参加了波澜壮阔的三届高考。那时百废待兴,高考复习极缺资料。特别是我在深山大沟里工作,当地没有办法弄到任何资料,而且还要全职上班,没有专门的复习时间。三叔在关键时刻向我们所有准备参与高考的人伸出了友谊的援手。为我们寻找了好几批历届高考的数理试题,然后用蜡纸钢板刻写油印,再邮寄到北京、湖南。这些材料于我们真是雪中送炭。1978年高考,堂弟矿林物理考出了99.5分的武汉市第一高分,不知这是否传承了三叔物理方面的天赋? 1979年北京的堂弟小锦再接再厉物理考出了98分的惊人好成绩。我也在1977年和1978年高考中连续考出优异的成绩。三人先后被兰州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和中南大学录取。所有这一切与三叔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019年我回湖南老家参加母亲葬礼,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还赫然发现一本三叔用毛笔书写封面的高考复习资料。我抚摸这本资料,回忆已在天国的温暖的三叔,不禁感慨万千。黑暗中的一支蜡烛,足以照亮夜色中匆匆赶路人前面漫漫的路程。

也是借全国全社会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之机缘,中科院武汉分院对文革中上大学,其学习知识有不足的工农兵大学生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普遍的数学物理基础课的加强培训。三叔由于数理基础雄厚,被聘为夜校教师。这是没有报酬的义务授课。三叔白天工作,晚上以饱满的精神给这些年轻人授课。他几十年以前学过的数理居然就象昨天学过那样至熟精纯,且热心敬业,这些年轻同事们对三叔肃然起敬。

榜样的感召力量是强大的。三叔步上的科学之路早早就感染了我。我上大学后,心中对于科学追求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浓烈的愿望。对学习的追求不仅仅只再是获得好成绩,而是确确实实学到一些真东西。 1979年夏天,我大一完成后的暑假,专程去了武汉三叔家,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学习检视学过的数理课程,寻找自己的薄弱不足之处,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与可能突破点。在三叔家的日子里,我与他有过广泛的交流,并有机会参观了他的实验室。我们两代人很快像是忘年之交一样成为了好朋友。叔叔谈到了他的中小学教育,大学学习,工作与体会。他对我亦师亦友,使我启迪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当假期结束时,我心中已经初步萌发出一个想法,为了使自己强大起来,学术之路可以走得更远,大学毕业后我要努力争取攻读研究生。三叔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后来我考取了研究生,他为之高兴。在读研期间,三叔还热情关心我的生活,友情协助创造了结识一位美丽温婉姑娘的机缘。机缘中的人儿后来发展成牵手的伴侣,并一直相伴到今天。

三叔与作者在武汉长江大桥,1979年

九十年代开始的家乡何氏修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富有公益心和奉献精神的三叔热心地为修谱捐款,并积极参与到修谱的前期酝酿动员筹划,与冗长艰巨具体的修谱工作中去。修谱过程几经周折并不顺畅,三叔是主修队伍的中流砥柱。2002年到2004年几度专程从武汉赶回家乡,每次一呆就是半年。据堂妹异军反映,那个期间三叔大部分的收入都贡献给了修谱。凭着他深厚的国学基础,激情四射的工作态度和诚以待人的温暖人格,感召了一同共事的同事们。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最终玉汝于成,完成了这一艰巨伟大的工程,在何氏家谱的传承方面,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叔叔退休后,除了继续关注有关物理领域量子信息与计算外,对生活与健康也投入积极努力与关注,常常采取主动防御的策略,结合自学中医,按摩,太极等手段来对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以及出现的疾病,体现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三叔曾两度访问居美国的儿子,我堂弟一家。2010年第二次访美,曾与三婶两度到我在康州的家中小住。每天早上他都要在后院带着三婶一招一式地打太极拳,什么杨式48式,陈氏24式。上午他会阅读从当地图书馆借来的健康医疗方面的书籍,并一丝不苟地做摘抄笔记。早晚有时间会带着三婶一块做按摩,穴位触摸等保健活动。经常兴奋地说通过自己的按摩等努力将这样那样的疾病和不适给解决了。体现了阳光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喜乐的心。

三叔第二次访美时已年届八十,但他的自信、好奇心与学习的热情不输年轻人。我家后院树木参天,挡住了房子的阳光,我计划请专业工作者砍掉一些树。听到这一消息,三叔自告奋勇要来承担这一任务。并再三要我为他买把斧头,还举出了当年他在湖北南漳下放期间一上午为生产队放倒十几棵大树的壮举作为说服我们的佐证。乖乖,砍树是个极危险及专业性很强的活,即使年轻人也不敢贸然冒险尝试。我们家中还真有一把斧头,为了防止童心未泯、热情满满的三叔真的冒险去砍树,太太不得不将斧头藏了起来。但老人家的活力与豪爽生活热情可见一斑。在我家的日子里,他很有兴趣参加当地社区的民间活动。对当地的华人的基督教会活动,三叔虽非信徒,但也很有兴趣去学习了解圣经。这些活动使他很容易地溶入当地的社会与文化。这使我逐步明白,为什么三叔这样高龄的老人很愿意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来生活,而且随遇而安地心安之处是家乡,无惧文化、语言、风俗差异的壁垒带来挑战。与许多离国去他国居住的移民忧心仲仲,与当地生活格格不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与三叔最后一次相见是2011年夏天。三婶病重住院,我和妻专程去武汉看望了他们夫妇。在过去的几年里,三婶身体健康意外地日趋快速衰落,三叔照顾三婶的责任越来越重。看到八十一岁自己也身体不佳的三叔笨拙而力不从心,但勉力而为地下厨,料理家务,照顾病人,忙得团团转;彻底颠覆了过去专注于工作,很少管家务事的家乡男人只干大事,不管家务小事的传统;不免令人心生同情与感慨:世间人之间一切皆可改变,唯有责任感,爱心和温情将长驻好人心。他是伴侣中人的灵魂最珍贵与最后的港湾。三叔老人家的好人善心形象再度在我们心中升华。

回顾三叔一生走过的路和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强烈地感到: 三叔,就像一只从大山里飞出的山鹰,展翅高飞在理想与人生的高空。三叔,无愧于家乡豪山湾走出的伟大传奇!

三叔参于修谱的浦阳九修何氏族谱

【三叔小记】

三叔何强,曾名何田禄,1930年4月4日出生于湖南安仁豪山全家屋。从小天资聪明,学习优秀。1954年由省立二中毕业考入湖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电子学研究所工作。为海军研制出测试深水炸弹仪器,还为空军研制了特殊用途的高频振荡器。1964年夏转赴武汉中南物理所,研制出顺磁共振谱仪以及测试人造卫星专用仪器等。1970参于彩电攻关。参与并研制出氢原子鐘,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后研究独立攻克銣原子钟的一个关键部件,促使“PBR-Ⅱ型銣激射器原子频率标准”(即銣原子鐘)科研项目完成,获1978—1979年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进步一等奖。1987年被聘为原子频标专业副研究员。90年代被聘为研究员,从事原子核极化、激光稳频等专题研究。后转入量子信息理论以及量子计算等崭新领域的研究。

三叔才华横溢,为人热情豪爽奔放,古道热心乐于助人,一生乐施援手助人。他是众多同代和后辈人的良师益友。三叔因病于2014年4月22日辞世,享年八十四岁。

【 后记 】

三叔是我最尊重且惺惺相惜的良师益友。他在我心目中具有传奇色彩。他的出色才华和人格魁力使他与众不同。小时候他是想做科学家的我心中的偶像。长大以后,尤其是我进入大学和开始学术职业生涯之后,三叔与我亦师亦友,成为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彼此惺惺相惜。三叔为人的热情、潇洒、乐观、自信、乐于助人和积极的生活观感染着他周边的人。我很庆幸家族有这样一位杰出的长辈。

三叔过世已有多年,这两年来一直想为他写篇纪念文章,但到要动手时才知道实在是太缺乏基本资料了。经过漫长和多方的努力,终于收集到了一些最基本的素材,使得本文得以完成。

四叔泗禄,堂弟矿林、小锦,堂妹异军和姑妈桂蓉通过表妹慧英,提供了相片,何氏修谱方面的有关信息。矿林提供了三叔珍贵的亲笔墨宝。使得本文得以完成。在此深表谢意。

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三叔。


来源:投稿

作者:张恒

编辑:谭如斌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