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春味”让思政理论“声”入人心

来源:时刻新闻 编辑:刘慧月 2025-07-02 18:13:32
—分享—

近日,湖南省委组织部在长沙举办全省精品微党课优秀作品展演活动,以思政铸魂为引领、以艺术赋能为载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此次参展作品聚焦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通过系统化的内容架构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立体呈现全省实践成果。在内容设计上,聚焦产业报国、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抗洪救灾、粮食安全等关键领域,将各地生动实践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载体;在表现形式上,有机融合PPT、视频短片、戏曲、情景剧等多元艺术形态,借助主讲人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奋进故事”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场景。这种“主题聚焦—形式创新—情感共鸣”的呈现模式,既通过沉浸式展示让现场党员干部深度感受发展实践,更以精神感召激发广大党员在岗位中践行责任担当,形成从“成果展示”到“行动转化”的完整价值闭环。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在党员教育体系中,微党课以独特的实践价值凸显时代意义。相较于传统党课,微党课的特点是短小精炼,却又不乏具体事例或实践,实现“见微知著”的教育效果,这种“小而精、精而实”的特质,使其成为党员教育的“轻骑兵”,深受党员群众喜闻乐见。讲好微党课,首先得“备好课”。微党课的素材来自哪里?来自基层,来自一线。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走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与群众挽起裤管同劳动中记录他们“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在屋场院落与群众共话家常时,记录“笑脸映初心”的温暖瞬间。聚焦一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具体场景,将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民生故事转化为教育资源,让党课内容更具生活质感和现实温度。

优秀微党课,字句总关情。优秀的微党课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其能将宏大的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转化为基层群众听得懂、有共鸣的鲜活话语。基层尤其是农村,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检验政策成效的“前沿阵地”。打造高质量的微党课,将理论转化为贴合基层实际的宣讲内容。像“蹭饭书记”那样,融入群众生活,把群众视为家人,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家事,急群众所急,喜群众之悦,与群众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在见人见事中厚植为民情怀。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就看党支部”,这句质朴的俗语深刻揭示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标杆作用。讲好微党课从来不是党员个体的“独角戏”,而是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凝聚党群共识的“集体作业”。实践表明,微党课讲得好的党员,往往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口碑;反之,那种把讲微党课当成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者,必然导致组织评价与群众感受的双重失效。在短视频媒介深度嵌入日常生活的时代语境下,要打造有生命力的微党课,必须把握三个关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总纲,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主线,党员干部的担当本色是底色。

当此百年变局之际,更需激活青年这股“源头活水”。要引导青年党员在“青春华章”主题实践中淬炼本领,通过组建青年理论宣讲团、开设“田间党课直播间”、创作“党史剧本杀”等创新形式,让微党课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当微党课与青春华章同频共振,当理论宣讲与青年成长双向赋能,我们定能培育出更多“群众身边的移动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青春力量。


来源:时刻新闻

编辑:刘慧月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