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月光下的骂街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旭日 编辑:redcloud 2011-09-13 08:17:23
—分享—

  我听见小村骂街,在多年以前的岁月里。我少年的乡村,骂街是小村特有的一种民俗,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月光照亮的夜晚。骂街在村子里盛行,不管是乌石塘湾,勤古湾,木子塘湾,黄土岭湾,还是哨上湾,何古湾,老湾,新湾,朴塘村的骂街此起彼伏,像一组乐章,演义了小村的生活和现场。

  朴塘村坐落在罗宵山脉的西南端。男人习武,女人骂街,在湘南风土人情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却历史久远。小村的男人性格刚烈,女人们也不甘示弱。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都习惯于这种民俗,因此,这里的男人多少有点霸道和匪气,女人则横竖敢打敢拼。

  朴塘村的月光皎洁,数十年前就这样,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时光是月光下度过的。那时候月光如银浪一般,连着小村的稻田,水塘。田埂上有篝火移动,夜行人多半是串门,走亲戚访友,也有扯麻纱的(吵架或结怨,找中间人说理)。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小村的骂街总是在女人无事生非的嘴里闲扯出来,小村的女人仿佛天生就是找茬的尤物,一天听不到骂声,小村就像断了气的灵魂一样,气如游丝。如果某一天,小村的月光下有无数个女人从四面八方的村庄骂街,你会感觉月光夜是沸腾的,燃烧了小村人内心的寂静。

  乌石塘湾的妇女中,狗花伯是小村的骂街高手。只要她叉着腰一站在禾坪上石墩上,仿佛一个战士站立在至高点,连狗都只能扒在禾坪上安静地躺下,竖起耳朵四处探望。狗花伯骂街似乎没有章法,买拐(指女人出墙)偷人的,好吃懒做的,叼门挖孔的,家长里短,能骂上祖宗八代,子子孙孙。事实上,在小村,没有几个女人和狗花伯相好相近,也没有几个妇女是她嘴中的卑亢之人。少年时代的朴塘村穷困,月光夜家家户户都出门纳凉闲扯。禾坪上挨家挨户都堆着稻桔杆草垛,男人们习惯吃晚饭,拿上一袋烤烟和烟纸,和衣躺在草垛上,对着星星天南地北地闲聊。这样的夜晚,狗花伯的骂街并不影响男人们的闲暇心情。如果没有人出来接应,狗花伯的骂街会气场渐弱,到下半夜,只有风在田野之上呼应。

  小村的骂街也有功劳名利,水利资源,和地产权益。完全不像今天用法律来武装。朴塘村人多地广,是湘南难得的人口众多的村庄之一。五千多常住人口,人头七八分的田地。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田埂上一寸土地都会争得头破血流。在改革开放不久,朴塘的核心水利灌溉枢纽,泉塘水库的灌渠口边,三天两头就会发生一起争执,四五个夜晚就有人家相互打架斗殴。每当战火停息,骂街有必将成为一场无须赤手空拳的一场战役。若是谁家孩子考上学堂,到城市去读大学上中专,一贯饱受欺弱的妇女就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一旦时机一到,就会雄纠纠气昂昂地站在自己门口奚落对手。无非是:“买拐货,有种也叫你甲崽考个呷国家粮,在老娘面前充什么神气等等……”这是小村女人的势力习惯,也是小村经久不息的世俗支柱。

  骂街的多了,范围也就随之扩大。婆媳不和会骂街,邻里不和会骂街,妯娌不和会骂街。骂到家产分割,子孙看护,人情世故,不一而足,世象百态,包罗万千。骂街的月夜多了,亲情也就淡了,人心隔肚皮,婆媳关系则像隔山隔水一样,抽刀断水,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小村的男人和乡邻也有整治儿媳的办法。要是家婆去世,婆婆娘家的兄弟,做娘舅的会主持家议,商量后世料理,借机在追悼会上整治不孝儿媳。小村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用滚烫的开水盛在杯子里,媳妇连跪带捧给亡母敬茶上香。越是不孝,唱调的礼乐师傅会将追悼奠文唱得越久,那加水的也会不断换烧开的水,持续考验。而这时候,乡俗中一般是在东方扯白的凌晨,让孝道再次警戒着后辈。若是兄弟姐妹间的事情,人情往来,礼节迎送都会断裂。建房也好,子女考学堂也罢,桌桌摆上十碗荤菜,也不会上前探访半步。

  今天,朴塘村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景象了。小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开厂的,开矿的,做包工头的,外出打工挣钱的,各不相同。村里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高楼耸立。骂街的也逐渐少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村里的女人都和睦相处,婆媳关系也如鱼得水。正如一做媳妇的在闲谈所说:哄好了老的,带娃儿的事就不会缠住自己……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朴塘村多了一份和美,是因为今天小村的男人和女人都多了一点知识,也就多了几分美德,多了几分文明与和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旭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