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迎来送往,不亦乐乎。
五日,忙里偷闲,赶紧集结驴友,赶往豪山九木仙,探看九龙庵。
过了罗州村,爬过一公里多的长坡,进入林区。公路两旁树儿苍翠,掩映成荫。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白色的带子飘在青山半腰。远处开阔地,有一处亮光的地方,那是仙下水库的尾子,莲花港的入口。车子一直开到公木林场,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我们。
吃过午饭,队伍朝九龙庵出发。我们溯溪而上,溪水清澈透亮,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江底,毫无遮拦,江水从卵石上流过,小鱼儿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来游去。
过了小水电站,溪水被截住,江面变得开阔,形成了湖面,水也变成了淡绿色。
继续往前走,山路陡峭起来,山势也陡峻。两山夹峙,莲花港也变成了一条绿色的带子。走进峡谷,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香。路旁山坡长满了野草,有的开着小花,有的卷曲着叶儿,煞是好看,我们顺手采摘放在鼻子下闻闻,山药香味很浓。这让我们懂得,为什么神农带着八名随从要到这里来采药尝百草了,原来是这里遍地的药香吸引着他们。
走在幽深的山谷中,我们不时抬头望望蓝蓝的天空,望望黛青色的山峰。柔和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射下来,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点儿。
“喊南风,吆北风,走南闯北作驴行;脚扯风,四季风,跨过沟坎走泥泞”……体力充沛的掌声,又用他那独特的豪山腔调和山里韵味喊起了掌声版的安仁民歌《脚扯风》。粗犷悠扬的歌声飘荡在山谷中,引起群山的回应。我们也跟着哟嗬起来,就这样,我们一路歌声一路笑,走到了八十一弯。
我们正高“歌”猛“进”,前面出现了一块光秃秃的石壁。像是很久以前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又像是仙人留下来的照壁,很是吸引眼球。桂林山水中有著名的“九马画山”,安仁九龙庵的深山里有“九龙照壁”,只是“养在深山人未识”。
走在前面的人被这块石壁吸引着,走过了头。“识途老马”安南赶紧喊,“错了,错了!走小路上山!”
我们调转身,走上了左边的山路,开始爬坡。爬了一个拐又一个拐,几乎成“之”字形走着,这就是“八十一弯”。
八十一弯,是否真的有八十一个弯口,我们不知道。队伍中有人数起了数来,“一个,两个,三个……|”,嘴里数着,不时地喘着粗气;脚手爬着,还得注意脚下陡峭的路;眼睛还总想看看周边的风景风光,更何况这陡峭的路旁就是那陡峭的“九龙照壁”。所以,根本没有人把这里的“弯”数清楚。“八十一弯”,进庵之艰辛,炎帝神农尝百草之艰难。
爬过了“八十一弯”,我们站在“九龙照壁”的峰顶,感受着“九龙照壁”的险峻,感受着山脚下莲花港溪水的碧绿清幽。对面是鸡冠仙,因山峰极像鸡冠而得名,鸡冠仙挺立傲视,极具那“雄鸡一唱天下白”的傲慢,与九龙仙相映成趣。
满以为爬过了八十一弯就上了峰顶,谁知拐一个弯,转过一个峰口,我们到达的九龙庵工区,还只不过是在九木仙的半山腰。
所谓工区,其实只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房屋早就废弃,似乎成了冬天山牛野猪的避难所。当然房屋的存在也是当年人类战天斗地精神的见证。工区的左边是一块相对平坦的山地,山野长满了灌木、杂草和野生山茶。
继续往林子深处走,山路弯弯,曲径通幽。不到两里地,就看见日思夜想的九龙庵了。
《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传说一日,炎帝带着八名随从采药至豪山九木仙,帝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余荼毒,正口干舌燥头昏目晕之际,忽见山泉石缝中,青翠欲滴的山茶随风摆动。帝顺手摘下几片嫩叶放在嘴里咀嚼,清香润齿,满口生津,病痛渐减。曰:“此物能生津解渴,祛病除毒。”后人将此物称为“茶”。因产于冷泉石山之中,又称为“冷泉石山贡茶”。为纪念神农帝及八名随从的功绩,当地人们在山中修建了庵堂,叫“九龙庵”。
故事归故事,新建的九龙庵是一座四垜的民居式红砖钢筋结构屋,里面供奉着几尊佛像。我们赶紧寻找九龙庵遗址。扒开茅草丛,找到青砖的基脚和石块垒成的颓废围墙,在九龙庵遗址侧边生长着一排水杉像卫士一般日夜守卫在庵子的旁边。
遗址的后边,有一条废弃的栈道,栈道上长满了荆棘,木块已经腐烂,有的还残留着枯死的野生菌子。我们小心翼翼地扒开荆棘,试探着踏上栈道,栈道的下方有一股小山泉经过,山泉旁边长着一株古老苍虬的古茶树,茶树不知道历经了多少沧桑,枯腐了又长出新芽。传说神农就是在这棵茶树下得“茶”而解毒。而今茶还在,泉也在,石山已经风化成碎片或沙尘,默默地躺在这泥土里泉水边。炎帝神农和他的随从已经神话为一种文化,滋生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生生不息。“一叶九杯”的“冷泉石山贡茶”也只是在泛黄的史书里摇曳生辉。
我们踏歌而来,为寻找炎帝神农的足迹,站在最具说服力的九龙庵遗址前,面对九龙庵的而今,憧憬着九龙庵美好的未来,禁不住遐想联翩:
——
九木仙,古树参天。“九龙庵”,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一座古老的寺庙。飞檐翘顶,青砖碧瓦,香火不断,青烟缭绕。庙里供奉着九尊菩萨,一尊为神农帝,另外八尊为神农帝的随从。
背景:青翠的大山,挺拔的水杉,像护卫者。水杉后边是一条古栈道,弯弯曲曲,通往密林深处,有人在古栈道上自由地漫步。
右后方,石山,怪异嶙峋。石山旁一古茶树,树枝横出,遒劲滑亮,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呈鹤发童颜貌。一山泉从侧出,清澈透亮,泉水叮咚,常年不涸,流向远方……
庙四周种满了各种药草,四季花开,药香遍野……
前景:方塘半亩,类似瑶池药池。池周边古柏苍翠……
再前:山坡。一畦畦修葺齐整的小茶园,绿意油油,青翠欲滴。
再远一点点,偏左边的山沟沟里,有瀑布跌落的声音传来,飞瀑扬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和天空中的太阳一起滋润着这里的万物……
工区房屋不再破败,而成为游客中心。四野不再荆棘丛生,而是野果遍布。古树上有鸟儿鸣唱,猴儿欢跳,最好有活波可爱的松鼠在树间窜来窜去。氧离子那个多呀,伸手可及……
那时候,什么林业啊,茶业啊,果业啊,旅游业,渔业啊,药业啊……百业兴旺,百姓心里的那个乐呀,是乐开了花……
……
我正在憧憬梦想中,有人在喊“安南丢了,安南丢了”。我知道,安南是丢不了的,这家伙肯定是在探路去了。一时间,我们都扯起喉咙,齐声喊:“安……南……,安……南……”群山像是跟我们开玩笑似的,也跟着我们喊“安……南……”我们觉得好气又好笑。
等了半个时辰,安南回来。
我说:“看瀑布去!”
于是,大家于是一同去看瀑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