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杏林中的那片红树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小田、卢良安 编辑:redcloud 2014-08-15 08:50:43
—分享—

副标题:-----记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文生

  有这样一位医生,27年如一日,与他同等水平的医生早另谋高就,纷纷“跳槽”,他却扎根基层救死扶伤,寸心不移;有这样一位医生,经常天刚亮就上班,半夜才下班,一年到头没见过他休过一天假,他仍然乐此不疲……他,就是安仁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文生。

  百姓眼中的“活神仙”

  见到张文生,他正在病房中查看,这已是他从医多年养成的习惯,即使当院长后也没有落下每天必修的一课。张文生为人和善,病友见到他都有种天生的亲近感和安全感。谈及这些,张文生感慨良多。2002年,茶陵县一对夫妇带着女儿慕名而来。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在茶陵、炎陵、长沙等地的多家医院治疗,一直不能确诊,病情却日益恶化。他们几乎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看到他们时,张文生惊呆了:女孩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脸色苍白。可她清澈透明的眸子,清秀文静的脸庞,乖巧的言行又是那么招人喜爱。女孩父母也显得身心疲惫,神情憔悴。他们一见张文生,就握着他的手,满怀期望地说:“张医生,拜托您,一定要治好我女儿的病啊。”张文生蹲下来,仔细地观察和询问了小女孩的病情。然后回过头对这对夫妇说“放心吧。”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膈疝,必须进行手术。而这种手术难度极大,安仁县内没有先例。面对挑战,张文生没有退缩,他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组织会诊。手术时,病人家属与张文生的朋友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四个多小时后,张文生快步走出手术室,助手利索地帮他脱掉自大褂,取下面罩。他向所有人点了点头,用毛巾擦干满脸的汗水,面带微笑地说:“效果不错,让她好好休息。”他一说完,女孩父母突然跪在张文生面前,喜极而泣,不断磕头。这场面让所有人一时不知所措。

  2009年5月,安仁县平背乡长岗村李某,左下肢出现不明原因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即在附近诊所行了包块切除术,术后不久切口处出现红肿、胀痛,全身发热,病情严重,先后转到某市三级医院和省城大医院,不但未见好转,病情反而日益加重。省城大医院认为治愈的希望几乎为零,这无疑是宣判了“死刑”。无奈之下家属绝望地将其拖回家,含悲准备丧事。6月2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安仁县人民医院。张文生院长立即组织抢救,在场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神志不清,全身皮高度腐烂的人,还有着微弱的呼吸和心跳。顿时,整病区充刺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怪臭气味,近距离接触者纷捂住口鼻剧烈地吐了起来。

  由于病情严重,皮肤腐烂,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无法监测,张文生凭经验诊断李某为“脓毒血症”,处于濒死状态。尽管如此,张文生并没放弃,认为只要有十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抢救。他指挥医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吸氧、输液等生命通道,折腾一阵后。参与抢救的人不得不陆续以上洗手间为由去吐尽梗在喉部的胃内返流物。自此,张文生24小时严密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抢救两天后李某像要回报众人一样,身躯轻轻挪动了一下,嘴唇微微颤动,大概想说谢谢吧!紧接着,监护仪上的血压、脉搏亦显示了一定数据。这下可喜坏了张文生,他信心倍增。可是,不到半天,李某的血压又跌回零位,呼吸、心跳渐渐减弱,家属认为这是“回光返照”现象,哭成一团。这下又急坏了张文生,他一边抢救,一边讨论,改进治疗方案,经一天一夜奋力抢救,他硬是将李某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经过张文生的精心治疗,4个月后康复出院,在当地引起轰动。百姓夸他有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神奇之力。

  2010年,衡茶吉铁路建设如火如荼,一工人不幸从3米高的架子上跌下,一手指粗的钢筋从臂部插入直至左肩部皮下,被“120”接到县人民医院。当班医师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张院长。张院长当时正在开会,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手术从晚上6时开始,一直做到凌晨3时,先开胸修补左三叶肺和粉碎性骨折的肋骨,回纳结肠入腹腔,修补肌疝,再开腹缝合、止血,修补多处结肠惯通伤,缝扎已断裂的髋内直肠,术中肠系膜伤、腹膜后损伤、腰椎前骨折、腰大肌等多处伤,硬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同事眼中的“好院长”

  “我们医院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出更多优质服务项目,更好更快捷地服务老百姓”,张文生院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医院的长远发展,为了医院的整体搬迁,张文生尽心尽力,每天超负荷运转。他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连续奋斗了3年,很多干部职工同他一道一天24小时不回家,饿了在食堂吃餐便饭,累了在科室的床上眯一会眼,2007年11月26日终于实行了医院整体搬迁大业。2010年,他参与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信息化课题,2012年他负责的省科技厅重点创新项目《县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示范与推广》,初步实现全县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和LIS、PACS、CIS、心电等实时调阅,形成富有特色的数字化门诊和数字化病区,成为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龙头。

  张文生是我县现在唯一一名在岗的西医主任医师,在安仁乃至郴州外科医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独立开设胸外科,并在安仁县首次成功开展了肺癌根治术、全食道切除术、纵膈肿瘤癌切除术等胸外科手术,填补了安仁医学空白。他主持的《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及病例对照研究》科研,2009年通过郴州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他以人格魅力和师长的率先垂范,培育出下级医生、学生百余名,培养他们务实、进取、优良的医德医风,展示了新一代医生风范。

  在患者与病人家属的眼中,张文生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生命卫士,更是一位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医德典范。2004年,安仁县排山乡有一位农村老年男子被两个儿子送到了当时由他主管的外一科。可在交手术费时,两兄弟互相推诿,不肯出钱。两媳妇也不愿来照顾,张文生知道情况后,找到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百善孝为先”,“家庭以和为贵”。终于让他们改变态度,重归于好。事后,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逢人就说:“张医师不仅给我治好了病,而且还解决了我的家庭矛盾。”

  从2005年开始,张文生就在县人民医院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职工生病必访、天灾人祸必访、子女升学必访、退休职工逢十大寿必访、职工父母丧礼必访,从细微处真诚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2005年4月,医院职工陈某因患乳腺癌,在省肿瘤医院做手术,张文生不顾路途遥远,连夜赶路,亲赴省城,在术后第一时间看望陈某,让她感动得直掉眼泪。

  家人眼中的“公家人”

  在2006年的“7.15”洪灾中,他迅速成立救灾治病应急领导小组,进村入户,密切注意疫情动态,并亲自带队到重灾区牌楼乡彭源村救。途中,洪水漫过路段,车辆无法前行,他迫不及待地下车冒险徒步前行,在他们过去的一刹那,整个路段都被洪水冲垮。从凌晨4时到晚上7点,共抢救30多人。这时距离他不到两公里的老家牌楼乡新塘村也被洪水浸淹,其母病重电话告急:“儿呀,你在哪里?家里洪水都浸到膝盖了,我人又不好,快点过来”。放下电话,张文生百感交集,听到一个母亲的呼唤,真想马上飞过去。但他硬下心来,只给邻居打了个电话,叫他帮忙照应,自已狠心留在了更加需要他的彭源村。每每谈及这些,张文生满眼都是愧疚和后怕。后来清点,家中被洪水浸泡1米多深,彩电、冰箱、微波炉、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全部被洪水浸泡,损失1万余元。张文生在一个平凡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正如他所说“我是党员,要对得起党性和群众,我是院长,要对得起病友和同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小田、卢良安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