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闲说“将心比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涛峰 编辑:redcloud 2014-10-29 09:57:59
—分享—

  近日,笔者散步时偶遇这么个场景,一辆黑色轿车从竹园宾馆转弯顺市委机关2号公路下坡。而此时前面20米开外有一对老年夫妇在路中间相向缓缓移动,车子立即减速轻呜喇叭,可老人毫无反应。司机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地将车靠边停下等着,后经路边人提醒老人才靠了路边。有人赞扬司机尊老爱老讲文明。她笑着回答:“等一下没关系,老人家反应慢一点,再说将心比心,我也要老。”

  “将心比心”这人们生活中常用之语,可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润滑剂”,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前提和起点,也是做人的一条基本规矩。家庭、邻里、单位有了这种“润滑剂”,就可以消除或减少一些猜忌和矛盾。比如父子、婆媳、兄弟姊妹之间能“将心比心”,就能润物细无声地让生活洋溢着理解、和睦的气氛。人生在世,除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外,对家人、对他人都应有这样的“将比”。

  有道是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人们生活中相互之间都需要“将比”,但相对而言,领导干部、强势者、在职人员、年轻人等似乎显得更有必要。有了这样的“换位思考”,领导就更能关心百姓,强者更能同情弱者,在职人员更能尊重离退休人员,年轻人更能关爱老年人。市属媒体报道的那些“美丽郴州人”、“爱心志愿者”关爱老人、助人为乐、帮助困难学子、为一些遭受天灾人祸的特困人员分忧解愁等感人事迹。我想,无论他们的思想境界多高,但首先是有理解、同情之心。君不见社会上这号事儿,往往一句问候、一条短信、一次点拨或扶一把、送一程,让人终生难忘;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人家好感动;还有几千上万元对于富翁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但对于那些特困者却是个难得的天文数字;有些老百姓多年求盼解决不了的问题,领导说句话或写几个字便可立竿见影。如郴州市一居民小区的下水道堵了十年无人过问,污水横溢、臭不可闻,居民上告无门。媒体曝光后,市里一主要领导迅速交办,有关部门便马上动工改造。这“怀胎”十年、“分娩”一朝之事无疑是“公仆”的应尽之责,或许他也在想,要是自己是老百姓,住在这里怎么办?理解万岁!但愿为官者对百姓的疾苦能多设身处地去想想。

  有道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将比”不仅能释放关爱,还可迎来“以心换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理解人家,人家更敬重你。近日媒体报道浙江一位名叫戴杏芬的普通女子21年前救助的小乞丐,如今成了大老板。这位老板吃水不忘挖井人,千方百计、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他的这位“姐”,送来“恩重如山”的横匾和百万元的支票。戴女士只接横匾绝不收钱,说“看到你能有今天,比收什么都开心!”

  “将心比心”的底色是人性、良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一份这样的“将比”,就能多传递一份正能量,相互之间就少一份误解、麻烦和冷漠,社会便添了一份和谐、友善和温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涛峰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