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盘龙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 2014-12-26 08:18:21
—分享—

  盘龙庵在龙市乡金盆村。玉峰岭以西,是连绵的山脉,山势错综,似苍龙盘卧。盘龙庵座落在盘龙中央,闪亮在青山绿野之间。

  踏上骡马古道,过古“饮和亭”,折而向左,是通住盘龙庵的路。路的左边是泉水塘,又叫龙泉塘,右边是龙市中学。往山窝里走,一边是山脉,一边是山野。山野里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毕,有的已翻耕种上了油菜,有的什么都没有种,让土地冬季休憩。远处山坡上是油茶林,在这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暖风吹得山花醉,引诱着茶树花自由散漫地开着,白色的茶花挂满了枝头。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养鸽场,养鸽女正在菜地浇水,看见客人来,赶紧从地里跑回来,招呼好两条正"汪汪"叫的土狗,身后还屁颠屁颠地跟着两个半大小孩。鸽女带着我们参观了她的鸽棚,“咕咕咕”的叫声不绝于耳。

  继续往山里走。这里的山给益品茶庄园承包了,推土机、挖机正在山坡上“突突突”地轰鸣着。听说要在这里种上千亩樱花,万亩茶园。到时候,这山野就不再寂寞了。

  转一个弯,有一座山突兀耸出,如鹤立鸡群——我想这山该有些故事了。路旁的枳壳结满了果实,黄橙橙的,像是在向我们点头,又似在告诉我们什么。

  绕过一个山坡,前边是一个平坦的山沟沟,一畦畦菜土整齐排列,依山势延伸着。

  绿树掩映中露出一山门,山门里有一庙宇,那就是盘龙庵了。庵门前是石级,跨过石级,走进庵门,土制的香炉静静地立在前坪里,水泥塑的“龙”尾支撑起香炉,龙头和爪子攀附在香炉上,香炉上还塑着造型奇异的“福”字和“寿”字——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福和寿,这是多么古朴原始的创意——我们佩服民间艺人的大胆构思和超人匠心!

  进入庵内,正面是大雄宝殿,佛像威严肃穆,给游人一种“不敢高声语”的感觉。大殿左边墙壁上塑着一条巨大的金色游“龙”,气宇非凡。殿堂不大,观音阁,财神殿,天王地藏,十八罗汉,样样俱全,琳琅满目,形态怪异。

  盘龙庵地方小,但名气不小。传说炎帝神农在此采药,见此地有真龙盘踞之气象,在泉水洞旁垒石筑台以为坛,曰龙泉坛,后人称为龙泉寺。南宋宰相周必大71岁时归隐玉峰书院讲学,常携学生来此讲习,坐在龙泉寺旁边的巨石上谈经论道。渴了,饮龙泉水。还在“水仙洞”旁结草棚以为庐,作为讲经学庵,后人尊宰相益国公文忠公周必大为龙,在学庵处建“愿学庵”,又曰“盘龙庵”,取盘龙卧虎之意,喻有龙腾虎跃之气势。有联曰:“盘古开天地天生福地,神农恋故乡故国仙乡”。

  寺庙历经几个朝代,几经重修,成为风水圣地。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知县虞会潼,南宗丞相虞允文的第二十代孙,与庵内住持高僧不值相交甚深,虞升为知府后仍有往来。高僧不值是盘龙庵的第七代宗师,也是真愚祖师的第七世传人。虞会潼六十岁告老还乡,拄杖访僧不值而不遇,挥笔写下:“折梅昨日访高僧,云锁禅关许我登;拄杖敲门无俗客,抠衣趋殿有明灯。鸟啼玉树高千尺,履步瑶阶下几层;惆怅密罗空法界,何时重与话庐能。”此情景,与唐代诗人贾岛在《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不遇之心情焦急,尽在淋漓之中。其言繁,其笔简,言云之高洁,赞松之风骨,其情真意切确是异曲同工。由此知盘龙庵住庵僧人的高贤之一斑。

  庵的左侧是山谷,长着茂密的竹子。沿着山溪,淌过水沟,钻进茂密的竹林丛中。竹林青葱繁茂,山谷幽暗,不知有多远多深。爬上一个陡坡,面前排列着一排排的坟堆,不知道是僧侣的坟还是当地百姓的祖坟。抑或是游击年代革命战士的坟,传说朱德率领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后,唐天际带领三百农军绕山路经龙市盘龙庵牌楼风仙追随朱德部队也上了井冈,部分农军没有跟上队伍,就在盘龙庵附近与敌人遭遇,全部牺牲在这盘龙庵的山窝窝里……

  抬头看看头顶的山峦和灰蓝色的天,越往上,修竹开始减少,树也变得高大起来,树林里也更加幽深。

  我们没有继续往高处走,顺着原路返回到寺庙。正在庵前破篾的篾匠师傅告诉我们,庵子后山有更好看的。问是什么好看的,他卖起关子,笑着说:“去了就知遁了”。

  我们绕到庵子后,踏上去后山小径。山路让人整修过,两旁自然生长着一丛丛绿得发亮的兰草。我们仔细察看这有些年代的兰草,但凡山中生兰草者,必有贵人出。沿看曲曲折折的山路越往上爬,路越陡,树也越高大茂密,林子也就更加幽静,出奇的静,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林中蝉儿的鸣叫也就更加动听起来。曲径通幽。我们不知疲倦地往上爬,两旁的杉树笔直挺拔,仿佛进入原始森林。进入山腰,一座宝塔映入眼帘,我们快步走近,“祖师塔”三个大字金光闪闪。“开山迎佛教人行善善有报,坐殿传经为民造福福无边”,显然对联是后人所撰,反映的是普众心理,浅显简单,亦为一种心态。我想,真愚祖师末必如此简单。塔的六个立面的浮雕倒是略见功底,祖师形象栩栩如生,浮雕内容亦为佛家精要,教化民众,启迪后人。我们惊乎民间艺人的艺术功底和生活感悟。篾匠师傅的所谓好看的大概就是这祖师塔吧,抑或指塔上的浮雕。我们为着祖师塔仔细查勘,忙着拍照留影。站在塔前,俯视山下,郁郁葱葱中,不乏深秋成熟的苍黄,远处的群山,高高低低,玉峰岭,笔架山,还有弯弯曲曲的骡马古道和蜿蜒的黄龙溪,尽收眼底。

  盘龙庵,既是佛家传道的圣地,也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更是益相人民心中膜拜的精神殿堂。如今虽然有些荒凉衰败,但怎么也遮掩不住过去的辉煌,更遮掩不住那迷人的自然风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