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 岁

来源:县教育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2016-01-08 20:29:23
时刻新闻
—分享—

  又快到2016年农历春节了。过春节,我们习惯称为“过年”。往年每到过年,都少不了守岁这个环节。现如今,守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少年轻人什么是守岁,为什么要守岁,怎么样守岁,一头雾水。

  要了解守岁,先得理解什么叫岁。“岁”(suì)有年、年龄的意思,表时间,起源于《说文》:“岁,木星也,从步戌声,律历书,以五星为五步。”其意亦先有木星名岁,然后始有年岁之岁。通俗地说,岁就是年的意思。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心怀希望之意。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小时候,我同家人一起守岁的情景历历在目。岁末,父亲早早地准备好几个柴蔸脑,还要备好谷壳或二秕子。到除夕晚上,榨了油货,煮了荡皮吃后,把一灶红红的火炭扒到火凼,上面放着一个老大的柴蔸脑,然后用糠壳掩盖住。柴蔸脑上面挂着一个用木做的钩子,可上可下的木钩子上挂着一个鼎罐,鼎罐里装满水,水烧开了,水蒸气袅绕,弥漫着整个小小的厨房。

  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新裤,戴着新帽子,在禾坪里疯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新鞋漂亮,大概到晚上九、十点钟,各人回到各家,守岁就正式开始了。

  那时候不像现在文化娱乐生活丰富,没有电视看,没有电脑玩。灶台上放着一盏油灯,一家人围着火凼坐。父亲叫各人拿出学校发的《通知书》让他看,考试成绩和老师评语打得好的,父亲奖一角或二角钱,就算是压岁钱。别看这一角二角钱到现在不算什么,在当时,可算是我们的宝贝。一年到头,到此时才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可以自由支配,我们各自把钱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发现或丢失。

  守岁到晚上十二点钟,父亲起身到外面点燃了鞭炮,说是“封财门”。封好“财门”,父亲把通向外面的门闩好。这时候谁也不准到外面去了,哪怕你要拉屎也不准出去,别人也不会到你家串门来了。说是“封财门”后再打开门,“财”气都会走掉,对新的一年是极为不利的。

  年纪小的“封完财门”后,哈欠连天,实在熬不住了,母亲就会安排他们睡觉。母亲自己也去睡了,因为新年第一天,家庭主妇的母亲需要早起,安排一家人的生活。

  我是家中老大,通常每年都是我陪父亲一起守岁。父亲辛苦一年到头,也很累了,眼睛红红的,哈欠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也不去睡,要担负起一个男主人的责任,坐在火凼边,伏在膝盖上打一个盹坚持着。

  守岁到早上六、七点钟,父亲又起身打开正屋门闩,点燃鞭炮,边放鞭炮边拉开门闩,走到外面放,说是“开财门”。

  “开财门”后,门就不能闩了,到这时,一年一度的守岁就算结束了。

  守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法。现在各家各户大多数不用柴火作燃料了,虽也有不少人坚持守岁,但说白了,实际上是守电视,守春晚。过去那种守着柴火蔸脑的守岁,再也回不来了。失去的不知是乡愁还是乡感?抑或既有乡愁也有乡感。

来源:县教育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