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原文转载:衣袂飘处映初心 ——媛媛回乡印记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 2020-01-08 08:56:49
时刻新闻
—分享—

  手机响起,剧团团长来电话,说:“媛媛回家了,请您参加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和剧协组织的培训班并讲话!”

  因为我与剧团的关系,团长的电话像是调着口味,但更像是没得商量的余地:文联主席接待接见青年艺术家是天经地义的事。——“蠢子”团长思维就这么简单。

  张媛媛,我听说过,在我当文化局长的时候听说过。那时候,“蠢子”团长总向我吹牛:他的剧团人才济济。第一名的在北京,第二名的在长沙,第三名的在郴州,第四名的在安仁……我局长见到的最多最好最漂亮的只是第四名第五名。

  电话里所说的“媛媛”,就是他剧团里的“团花”——张媛媛——中国某昆剧院的青年演员。那一年春分节,县里举行大型文化活动,庆祝“安仁赶分社”入选联合国“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负责邀请安仁籍知名艺术家为节日献艺,青年歌手刘一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谭旭东、国家编剧、央视综艺节目《餐厅轶事》的作者李大剑,北京市十佳青年演员张媛媛……都在邀请之列。可是机缘不巧,媛媛正要出国演出——赶不回来!机会错过了,一等就是好多年。

  机会,这一次一定不能再错过。安排好一切事务,欣然前往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去见“传说中的媛媛”。

  “谁是陈圆圆?”我对着一堆美女演员大声问。众美女发出一阵哄笑。

  “我是……张媛媛!”,一个高挑清秀苗条的美女站起来,非常有礼貌地回答我,并伸出双手微笑着和我握手。一米七以上的个子,乌黑的头发泛着亮光,白皙的皮肤,瓜子脸,下巴偏右处有一颗小小的美人痣,一袭白色筒裙披在肩上,衣袂儿飘飘,带着一股仙气!——真是大美女一个!

  “安仁花鼓剧团,是我的母团!我要感谢我的团长我的团,感谢培养我的各位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张媛媛说,“这次我回来,陪着我团的优秀老师:陶老师和罗老师,既是艺术交流,也是向家里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汇报,更是回来寻找我的艺术初心!”

  接着是观摩。陶老师武打动作表演。张媛媛和她的团友罗老师,表演传统昆曲代表作《牡丹亭•游园》片段。国家级演员就是国家级演员,那台步,那身段,一举手,一投足,身体无一处不在随着音乐随着剧情在动,一低头的温柔,一回眸的娇羞,一迈步的飘逸,似乎有一种“气”蕴在骨子深处,导引着肢体,鼓舞着衣袖,飘飘,飘飘,犹仙女下凡尘。

  看着媛媛的表演,我有种被“太极”了的感觉,周身熨帖。这让我想起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听小玉唱鼓书时的名句;“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然后是开班培训。男演员由陶老师领着,在舞台上练基本架式:武组合;女演员在台下练习:水袖——那是一种让衣袖飘舞的基本功夫。

  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默默揣摩着北京来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的老师们点滴话语,想从她们的言语中捕捉到相通相惜的艺术语言。

  在她们训练的空隙,我问起张媛媛的一些基本情况。

  张媛媛,1984年出生在安仁县安平镇药湖村大方湾。药湖村,是一个古老的村,永乐江穿村而过,传说这里曾经的“古碧海”,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时候,还在这里洗过药呢。大方湾,临近永乐江,一听名字,这里的人绝对的是“大方”而不“小器”。媛媛的父母都在农村,有一个哥哥,一家四口,生活也是乐淘淘的。1997年,县花鼓剧团招生,十三岁的媛媛,凭着颜值凭着身段凭着灵性,考入县花鼓剧团。2001年又考入北方某昆剧团,进京深造。

  “要沉得住劲”——气定才能神凝。媛媛在示范着基本动作,在培训时告诫学员,包括她当年的师姐师妹。

  “头、肩、腰、胯、腿,手指、眼神、步伐,是一个整体……”

  “动作要讲究圆润,要培养肌肉的记忆;要注意眼神,眼睛顺着手势……”

  “要找到内心的中心轴,轴要正……”

  “要体会动作的内在内容”

  “戏剧人物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人物的性格”

  “古典美女是含蓄的,端庄而大方;仙女,飘逸而有神……”

  “演员,要有敬业精神;戏剧演员动作要干干净净,不允许拖泥带水”

  媛媛和同来的罗老师,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节拍当中,时而以身示范,时而走到学员中,去扶扶腰、摸摸手、拍拍肩,校正着细微动作,讲解着动作要领,时而说出些许带着戏剧人生哲理性的话,让我这个门外汉子,莫名地体会着,如大师般点化,如佛经般禅意。也许,说者说的是“实”,而听者就着的是“虚”——难道这就是“悟”。

  看着这群穿绣袍、舞长袖的演员,我的脑海里呈现的尽是衣袂飘飘的七仙女、广袖轻舒的月仙子嫦娥……

  课间休息,我与媛媛闲聊。谈她的艺术道路,谈她的初心。

  我问她的求艺道路,她的眼神告诉我:充满着汗水和艰辛。

  媛媛的思绪仿佛回到1997:“13岁那年,我被招进了县花鼓剧团,与我同来的有十几个人,冯星花、李亚萍、刘灵梅、欧阳娟、欧阳怡、肖婷婷、江燕芝……老师有:廖老师、周秋灿老师(已故)、大小蔡老师……”

  训练不堪回首,拉进羊脑的山沟沟里,名为“封闭训练”,实则“魔鬼训练”。

  这时候,身边的小蔡老师伸出手,说:“为了帮助她们练基本功、练架子,我们的双手都被她们抓破了,痛呀!小孩子受不了,就哭啊、抓呀,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

  “霸蛮的训练,为我考昆剧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舞台经历,也在安仁剧团的这几年磨砺出来了!”——媛媛感激地说,身体靠着小蔡老师,手挽着蔡老师的手,依然是小鸟依人的样子。

  2001年,安仁剧团不景气。团里的主角每个月只发几十元的工资,十几岁的学徒看不到剧团的希望。团长回忆说,媛媛考上了北京的昆剧院,全团都替她高兴,可她却说:团长,你给我每个月发300元的工资,我不走了!——小孩子,说小孩子话!

  “离开安仁到北京,先在北京艺校学习三年。三年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又学习了六年。一边学习,一边要完成演出任务。”

  “闺门旦”,是戏剧旦角的分支,有别于正旦(青衣),即未出阁的闺女少女,或大家闺秀抑或小家碧玉等形象,多是性格内向、腼腆的官宦女子。

  因为刻苦,因为领导的关心,把演出的重担和重要角色让她来演。饰演过《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杜十娘)、《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白蛇传》的白素贞、《玉簪记》里的陈妙常、《红楼梦》饰林黛玉……。还在现代昆剧《飞夺泸定桥》中饰演阿米滋、俄罗斯神话剧《图雅雷玛》饰演图雅雷玛……在北京,因为《昭君出塞》获文化部“十佳新秀”奖,因为大戏《西厢记》,在上海获得“白玉兰新人主角”奖……

  这些角色,都是我在读大学时,读到的戏剧名著里的重要角色,也是青春萌动的偶像影子。如今,眼前的这个安仁妹子,却把她们演绎的活灵活现,并且在文化部的奖项中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尤其是在北京,在中国最久远最古老的昆剧界,人才济济,高手如云,不由得让我从心底对这个安仁妹子肃然起敬。

  十天的封闭训练,一晃眼过去了。培训效果如何?我因忙于其他的事,而没有去见证。培训汇报演出,团长又来电话,可惜乎,我已经在深山老林的永乐江的河道里散漫地漂流着,没有“眼福”亲自去目睹那衣袂飘飘。但从团长的电话声里,感受到了他的自信和满意。

  衣袂飘飘,初心昭昭。媛媛利用假期,为家乡的剧团进行艺术培训,为家乡的文化发展默默奉献。在这衣袂飘处,我看见的是媛媛的那颗拳拳的艺术初心,感受到的是她那对家乡人民的眷眷之情。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