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场分社事,三番感叹唏

来源:魅力安仁 作者:张恒 编辑:李嘉芳 2021-03-22 19:58:2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赶   分   社

【儿时的分社,是一个幼童万花筒般的幻象】

小时候,住在湘东南小山村的外婆家。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小朋友们会跟在大人后面乐颠乐颠地兴奋不已一一一赶分社大事将要光临!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听说了这个令人兴奋的名词。大人的只言片语,在幼小的心灵中,营造出赶分社好像就是万花筒般的世界,应有尽有,无奇不有!

大人们忙碌着为分社做准备工作。松散地讲,是准备各种可以拿去交易的农作日常生活物品。

外婆为赶分社忙碌着用最原始方法编织家乡睡觉用的草席。那是在一个木架上张满了成百根手工纺织成的麻线作纬线,然后用一把竹梭将灯芯草一根根牵引着穿过相邻交错的麻织纬线,用一把竹制圆筒竹锤,将一根一根引入纬线中的灯芯草夯实。全部完成后,还需将两头的参差不齐的毛边一一扎成小辫以防散落。一领草席由好几千根草构成,一般要花费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在市场上大约能卖八角到一块钱人民币。编织草席,在家乡农村里有广泛而悠久的历史。

图片

外婆手工编织草席的工具

除了编织草席,外婆还用稻草编织草鞋。这种草鞋在农村常被穿来干农活,消费量很大。外公也没闲着,在去山里打柴的时候,会不时带回几根野树野藤什么的,据说是可以入药的。其中比较有名的一种叫作月风藤,砍断后流出红色浆液。据说是活血用的,与猪脚黑豆同熬是家乡一带著名的营养食品药膳。

外婆家的后院菜地里有一棵上了年头的大枣树,每年总会结出一树大枣。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年轻力壮的大姨父从外地赶来帮助收获红枣。我们一群孩子跟在后面兴奋地捡着掉在地上的枣子。枣子晒干后,也成为来年赶分社的好产品。

村里各家各户对赶春分的准备也在一年四季,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进行中。春天里采集竹笋山蕨,制成笋干、干蕨菜。夏天里收摘南瓜花丝瓜花,腌制成味道精美的花干。秋天里进山采集野毛栗,贱栗和板栗等坚果。地里收获了红薯,用红薯制作红薯干,与粉皮。冬天来了,会用米打桨,制作春节和赶分社的烫皮。

因家乡盛产楠竹与毛竹,应运而生的是大量用竹子编制的竹篮,簸箕,凳子,竹躺椅,遮雨的斗笠等竹制品,成为当地人为赶分社准备的一大宗特色产品。

图片

乡亲们用竹子编织的各种竹器

春分节在千祈万盼中,在千树万树春花盛开的时节里终于来到。成千上万的人,肩挑车推,带着各种土特产物品,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号称八县通衢古县城香草坪。当时家乡河永乐江上,包括县城在内的河段,没有一座桥。从永乐江以南广大地区来县城赶分社的人们,都是靠搭渡船横渡永乐江来到县城香草坪,去参加去赶分社的盛事。

童年的记忆太遥远了。印象中随外公外婆走下渡船,前面不远的永乐江畔一大片卵石遍布开阔的河滩边上,堆满了人山人海的赶分社的人儿。哇,出世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挤在一起。人群中说话的口音南腔北调,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四里乡民,也有说话像唱歌一样的上四里乡民。还有数量不菲的攸县、永兴、耒阳、衡东、衡南、酃县(现改名炎陵)、茶陵等周边民众。那时交通极不发达,乘坐汽车是非常奢侈的事儿。绝大多数人赶集儿出远门都是靠步行,还肩挑,手提,独轮车推带着各种用于交易的农副产品,从远方赶到香草坪。这个传统持续了很长时间,难怪名不经传的小小的,交通也并不便利的安仁县城居然被称为八县通衢。


图片


干南瓜花

来到分社集市,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跟在大人后面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分社集市规模非常庞大。以物品分类,首先是农耕工具类,有耕地的木犁,铁耙。车谷米的风车,挑谷米的竹箩筐,挑肥料的竹粪箕,各种木质扁担,割禾用的镰刀,舂米的石锥,破谷壳稻谷加工的竹木土推子,应有尽有。也是啊,春分一过,春耕春插就要到来,春天播下一年的希望,做好春耕的准备,乃社稷民生第一件大事啊。

图片

车谷车米的风车

各种生活物品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遮雨用的竹斗笠, 棕丝蓑衣,各种用来晾晒食品的竹簸箕,装物品的精巧竹篮子,抓鱼用的竹篓子,夏天乘凉用的竹躺椅,竹凳子,烧火用的火钳,吹火用的吹火筒,洗锅用的竹笤帚,各种土陶瓷器制品,各种风格的座椅板凳等等,应有尽有。当然像外婆编织的草席,和容易消耗草鞋也是大众商品,有很多的买卖生意。一领席子几毛钱,一双草鞋几分钱,那个年代,赚钱确实很不容易。

民以食为天,食品类产品在赶分社也是一大类。各种干菜,干辣椒,干笋子,干蘑菇,干南瓜花;干鱼,腊肉; 板栗,毛栗,贱票各种坚果; 花生,豆类,瓜子; 红薯干,刮皮,米烫皮等等堆积如山。

而所有这一切对孩子的吸引力都敌不过地方特色鸡型米彩塑。有能干的巧匠,会制作地方特色的鸡型米彩塑,红黄绿鲜明的色彩,栩栩如生的造型,鸡妈妈鸡宝宝的童趣,还不说米塑小鸡新鲜清香米味,这对孩子们有致命的诱惑。米塑彩鸡摊位的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如心随愿的孩子们,手里举着几个鸡米彩塑,兴高采烈的离去。而那些未能如愿的孩子们,嘴巴翘得可以挂一个油瓶,一步三回头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去。

图片

彩色米塑小鸡,栩栩如生

分社集市交易中一大类別是中草药买卖。各种树根草茎和种子摆得琳琅满目,前往交易持不同口音的人还特别多。显然很多人是从外地慕名远来。春分节也叫药王节,这是后来才得知的,由此也可见药材的交易在赶分社中的至关重要性。草药炖猪脚是当地一道著名药膳,是混合了中草药,与猪脚和鸡蛋一块熬制而成。据说喝了可以强身健体。

相传华夏始祖神农在安仁遍尝百草,因而当地民众趁着春分把一整年居家常用的草药购齐备好是“赶分社”必不可少的传统。日积月累,逐渐创出了“药不到安仁不齐、药不到安仁不灵、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的名谚。

图片

中草药市场

图片

中草药炖猪脚

看够了,买足了,吃饱了,还剩下最后的一项便是娱乐。那个年代的娱乐节目少,任何一种形式的表演都极易引起围观和轰动。记得是有穿得花花绿绿的秧歌队在南门洲上载歌载舞,看得我们这些乡巴佬一愣一愣地,兴奋地手舞足蹈。有些小型木偶和皮影戏更是吸引了很多围观的人。


图片

民俗表演

太阳西沉,兴奋了一天的我,坐在外公挑着的竹箩筐里,随着晃悠晃悠的节奏,在返乡的路上渐渐进入梦乡……

【青春的分社,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幼童时期唯一一次赶分社的经历是那样遥远,模糊而又似曾清晰。次年,我离开家乡去了外地,从此赶分社成了遥远的记忆和历史的碎片。

天道轮回,七十年代我中学毕业后,因父母回家乡工作,我也随之下放到家乡的农场做了知青。一九七四年的春天,我再次有机会亲临南门洲,重新体验赶分社的滋味。

图片

竹制篮子

这时永乐江上香草坪县城地段已架起了第一座永乐江大桥。南来北往赶集的人不再需要依赖充满诗情画意但奇慢低效的渡船,而是通过大桥快捷地前往自己要去的地方。

赶分社的集中地就在永乐江大桥下面不远的一片紧靠永乐江畔开阔的河滩边上。从大桥上看去是人山人海,好一片热闹景象。

我和几位知青队友结伴穿梭而行,在浩瀚的赶分社的人群中重温赶分社的味道。同行的朋友都是外地知青,首次经历如此丰富的分社趣味,兴奋的手舞足蹈。他们对巧夺天工的竹制品情有独钟,对中草药炖猪脚的汤药特别相信。我看着他们就像看见我儿时首次赶春分时的兴奋劲儿。赶集的人还是那么多,农副产品还是那么丰富,中草药材还是那么琳琅满目,娱乐的节目还是那么五彩缤纷; 可我总觉得与儿时所赶的分社有一丝丝不同。那是什么呢? 曾经带我赶分社的外公外婆来了吗? 他们来与不来,事实上是我们已走进了不同的河流,我的感觉差异其实那是飘在春风里的一丝心境!

儿时的分社,无忧无虑,万花筒般的世界,童话式的美好向往,外公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天塌下来有人撑着,那是儿童不知愁滋味,彻底放飞自我的黄金岁月。此时正处弱冠之年的我,早已远离慈爱的外公外婆,也离开了父母,自己必须撑起自己生活的那片天。理想曾经那么美好,现实是那么无奈,未来一片茫然,前程道路未卜。那些孩童时期无边的喜悦在现实阴霾的折射之下,怎能不抹上那淡淡的丝丝忧愁?

图片

米塑比赛

【时下的春社美丽,是时候让岁月来一次慷慨的预约】

一九七五年再次离开家乡,生活的路越走越远,家乡的赶分社再也无缘圆梦,慢慢地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

斗转星移,在随后发展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家乡抓住了发展旅游观光这个机遇,挖掘整理了有关古老赶分社的起源故事,引经据典,将传说转变为有文字记载的文档,并为此兴建了一系列配套工程,打造了集民俗、贸易、旅游一体化工程,塑造了有强大辐射力的家乡名片。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农谚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的“分”,即分,“社”即“春社、社日”。春分、社日期间,祭神农、祈谷丰、兴药市,是安仁世代沿袭的民间传统,同治《安仁县志》卷四·风土节序载:“祀社神以祈谷,是日,宜雨。

有关赶分社的起源,把曾经的传说用文字固化下来,寻本追源也有据可依。并放入百度百科让人们借鉴搜寻: 相传炎帝神农氏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农耕。后人为纪念他,在豪山冷水石山处建了九龙庵,把神农野炊过的地方取名为“香火堂”,洗过药的池叫“药湖”。后唐(923—936)时,在宜阳河与永乐江汇合的香草坪建有一庙,供人祭祀神农氏,人们择社日祭神以祈谷,朝拜者络绎不绝。售香烛、纸钱; 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渐渐发展到农副土特产交易。宋咸平五年(1002),徙县治于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选择春分节前三天和后三天为社日也称春社举行祭祀活动,俗称“赶分社”。节日在县城南门洲“赶分社”,为期7至10天,以草药最具特色,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近100县的药商每年来安仁“赶分社”时,上市集散草药超过万担,人们配好草药带回,辅以猪脚炆之,食后下田开耕,既壮身强骨,又祛寒除病,相沿至今。这样有关赶春分,分社这一流传千年的民俗的来源就有了清晰的脉络。

图片

先圣神农氏塑像

基于流传千年春社活动的传统特点,当地政府做了一系列努力,来发扬和光大这一盛事。

首先是兴建了神农殿以永久纪念先祖炎帝神农氏尝百草,驱治疾病,教化民耕的丰功伟业,并作为赶春分祭祀先祖,祈谷年丰的正规场所。

千百年的中草药依赖于野生自长的格局已满足不了日趋增长的需求。因此扶持了现代化中草药人工种植行业。开辟了神农园和灵官奎源等现代农业科技园,扩种各种药材二十余万亩,大量种植枳壳、栀子、黄精、山银花、白芍等。使得本地产药材源源不断辐射到全国各地。这也保证了赶春分民俗中的重头戏春分药王节的强大吸引力。此外随着时代进展原来的药市南门洲已满足不了要求,又开辟了石头坝等大型药材交易专用市场,吸引了各地药商踊跃来安交易药材。

考虑到春分民俗日益扩大的旅游消遣功能,在靠近县城香草坪的排山乡兴建了规模庞大的万亩稻田公园,集农业现代化种植与观赏为一体。每到春分季节,稻田公园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成了一片金黄色的花海。徜徉其中,美不胜收,为赶分社的人们平添浪漫好去处,慕名而来的游客人山人海。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逐渐增添了现代色彩。春分节演变成了全国中草药交易会、招商引资洽谈会、农具农机产品交易会、美食服装交易会等等。随着发展,南门洲已无法容纳规模日趋扩大的春分集市。于是分社向周边的稻田公园,县城五一路,八一路,万福路,七一西路以及沿永乐江风光带一线扩展。

已有千余年的“安仁赶分社的传统民俗,于2016年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获得成功。从此赶分社这一地方性民俗,像是插上了翅膀,被更为广泛传播,大名远扬中国,走向世界。

图片

繁忙的药市交易

赶分社演变到今天,与药王节,油菜花节,农机具交易,食品交易揉合在一起,成为著名的盛会。程序也逐渐变化到适合现代人的风味。

让我们来鸟瞰一下现代春社的一天。一大早,来自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齐聚神农殿广场,举行炎帝神农氏祭祀祈福活动,向炎帝神农敬献牛羊猪三牲祭品、四盘草药和四盘粮食等,焚香鸣炮,同拜人文始祖,感恩神农在该县开农耕先河,祈福国泰民安。


图片

祭祀炎帝神农氏

开耕仪式是赶分社的重头戏之一。老乡们在稻田公园吹起唢呐,敲起锣鼓,舞起长龙,牵着耕牛,欢庆春分节的到来。开犁的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驱赶脖子上围着红绸的黄牛,在稻田中扶犁开耕,肥沃的土地翻卷而起,犁开春天的第一垄,祈求五谷丰登。

图片

开耕仪式

祭祀神农药祖、中草药交易会,食用药膳,米塑大赛,中医药产业招商会、摄影大赛也全面铺开。

民间艺人唱社戏、演皮影、玩杂耍、舞龙狮,踩高跷、渔鼓、走旱船、晚上放河灯,盛况空前。增添分社节日的热闹气氛。

图片

皮影戏

稻田公园一万多亩连片的油菜花迎春怒放,就像遍地黄金,春游的人们伴随春潮泛起的清新,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感受春天的美好。

赶春分的人们分头涌向石头坝中草药交易市场及八一路春分节商品博览会,及街头巷尾,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中草药和各类产品美食。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和中草药文化为安仁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基础。传承千年的赶分社(春分药王节)活动,让安仁的中药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活动期间,中药材交易品种多达千种,交易量达数百吨,交易额突破数千万元。一个人口三十多万的小县吸引当地群众及来自广东、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份的医药商、游客共20多万人。

家乡赶分社完好地存续着春分祭神祈谷的传统,是民间春分节令习俗的活化石,有着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民间医药学价值; 何其幸哉!

图片

稻田公园万亩油菜花迎春怒放

一场分社事,三番感叹唏。苍狗悠然往,岁月可创奇?

四十余年了,家乡的分社,美轮美奂。我远远地遥望着,期待着岁月撮合一场久別的重逢。

图片

肃穆的神农殿

作者简介:张恒,安仁县人,工程学士硕士,物理学博士,教授,旅美科技工作者。爱好散文诗歌,开有美篇个人专栏。

来源:魅力安仁

作者:张恒

编辑:李嘉芳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2021/03/22/91153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