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是农民生存之基。过去,农民把它紧紧“握”在
官陂村地处偏远,全村共29个小组,有3008人,其中有近2000人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很多荒废田地无人打理。
今年,龙海镇在官陂村开展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股份制试点工作,村干部当“红娘”,围绕本村特色产业,采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多要素入股等多种合作模式,把田地从农户手中拿过来,再以村集体的形式租到种植大户的手中,最大化的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标准利用,村民也能收租金、拿分红,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60岁的李冬香就是其中之一,不用种田,跟着烤烟老板做事就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在家照顾孙女。
龙海镇官陂村村民李冬香说:家里有3亩田,村里土地流转流转进去了,我在烤烟种植老板小平那里能赚到年收益一万三,可以。
李冬香话中的刘小平,是官陂村的烤烟大户,也是这次土地流转的受益人之一。去年,他从农户手中直接流转土地140亩,但并不是很集中,东一块、西一块,既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听说村里要当“红娘”,他立刻就找上了门,流转了170亩的土地,全都集中在萝卜一组,预估全部种上烤烟收益可达30万。趁着冬日暖阳,他赶紧开着自家的翻耕机下田,一垄一垄又一垄,肆意地在田地里“徜徉”。
龙海镇官陂村村民刘小平:流转土地集中成片,便于机械化操作,又便于管理,我觉得这个土地流转确实蛮好!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加入“送”土地的队伍,官陂村实行三级包干责任制,支村两委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入户上门宣传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为农户答疑解惑。目前,已流转土地近千亩。
官陂村党总支书记刘喜才介绍,村里成立了由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组成的土地调整委员会,通过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群众对土地流转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外地的优秀经验做法得到了宣传,全村形成了土地“大流转、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农民富,产业兴。多年以来,龙海镇一直以烤烟、水稻种植为主,经过集体化土地流转后,全镇种植烤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2021年种植面积为3100亩,2022年将增加到4200亩。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规模化效益不断增强。
龙海镇镇长陈小松: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土地流转政策。我们积极推行:小改大,弯改直,高改平的土地平整项目,打造机械化、标准化的现代烟田,解放农村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采访部
作者:肖泽宏 袁柏赟
编辑:李仪兹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