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2023年迈着崭新的步伐走来。洒扫除旧尘,华章复又新,回望2022,这一年,我县一手端稳粮油碗,一手抓得产业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农业大县的责任与担当。
用科技推进农业高质高效。过去的2022年,我县聚焦重点,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大力提升水稻科技创新水平,瞄准我县水稻产业‘卡点’,着力推动种质创新与应用,用扎实的科技成果守护我县粮仓。在我县部分稻区发展推广再生稻,省工、省种、省肥、省药、省水,节本增效明显,对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县农业局高级农技师 樊红军:再生稻的投入,管理得好的话,成本不到一百块钱,也就是纯收入每亩三百多块。
种粮大户 李红平:第一季产量有一千二百三十斤左右,然后第二季再生的产量有四百四十斤以上,总共算起来,算普通稻子的价格一百三,两季毛收入有2100以上。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陈金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继续做好早稻、再生稻的试验示范推广,特别是做好“早稻+再生稻+油菜”的三季推广模式,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清溪村,农作物服务中心主任段小华蹲在田坎上,细细察看油菜长势。2022年秋冬季,我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机械化种植,不仅守好‘米袋子’,也拎稳‘油瓶子’,大力扩种冬油菜,保障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让冬闲田变农忙地,大片翠绿的油菜田充满生机。
农作物服务中心主任段小华:科研选题来源于生产实践,而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如果不深入了解产业需求,在实验室想出来的研究终将无用武之地。一线工作者就是要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民群众搞好科学种植、智慧生产,多打粮、多增收。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就是要‘顶天’又‘立地’。
眼下,我县27.5万亩油菜长势良好,90%以上冬闲田实现了带绿越冬。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村致富的重要举措,这一年,我县各乡镇立足现有基础和自身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本地特色农业,不断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大做优做强我县优质稻、烤烟、中药材、食用菌、生猪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优化服务水平,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支持力度,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丰村街上组原本贫穷落后,环境较差,自2007年起,新丰村尝试调整优化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将街上组部分土地调整为适合种脐橙的地块后再发包,同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盘活各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自此实现了“蝶变”。同样动人的改革故事,在全县各乡镇上演。
新丰村脐橙种植户 李姣连:我们这的橙子都是不上市的,人家都直接把车停在路边,跑到我们田里自采自摘,他可以自己品尝,攸县、茶陵的人都跑到这里来买,都是开车来的,星期五到礼拜天这三天,路都堵了,车子都走不动。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此时此刻,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强县的梦想深深种下,乡村振兴的干劲蓄势待发,我县三农工作者将尽最大努力把“三农”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做到位,心间牢记使命,肩上扛稳责任,用实干苦干谱写我县农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采访部
作者:陈烨靖
编辑:陈跃鹏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