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全国多地在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的道路上破冰试水。近日,安仁百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培顺获评湖南省2023年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农艺员”职称,成了响当当的“土专家”。
近日,记者来到华王乡东桥村百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这位“乡村农艺员”。他正耐心和工作人员交代着插红薯苗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曹培顺:我们公司今年签订收购红薯合同500余亩,预计能收购红薯230万斤,生产加工红薯粉90万斤左右,创造经济价值200万左右。
安仁县百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是一家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省级示范社、市级龙头企业、市级非遗就业工坊、郴州市十大乡村名匠、粤港澳菜篮子认证基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乡村振兴“十佳”帮扶车间,注册有华王红薯粉、百晟顺华、福城晟牧等商标,实现销售收入476万元。
曹培顺:我们公司将打造红薯产业从种殖,到加工、销售、科技、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产业链,着力营造低成本、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撑引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曹培顺告诉记者,因家境贫寒,19岁中专毕业后他便外出务工,先后在建筑工地做过搬运工、泥水工、粉刷工,在鞋厂做过计件工,也曾租过摊位,做过批发生意。2015年回乡创业养殖竹鼠,经过几经波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鼠王”,然而天不遂人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曹培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型转产,从竹鼠养殖转型为红薯加工。
曹培顺:当时也比较慌吧,但是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没办法呀,只能转型做其他的。
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曹培顺不仅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还经常帮助她们,因村里留守老人较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平时村里老人生病,都是他开车接送老人去医院就医,并忙前忙后。
村民 曹建北 :每到雨季他一般会主动去帮助那些老人,带领那些危险的地方(地质灾害点)帮他们搬日常用品,搀扶老人到安全地带,雨季过后,他又会帮老人把那些东西搬回来,加上他的为人特别好,在村里 组里这些人都觉得他很好。
曹培顺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作用,合作社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在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尽可能地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乡村特色产业中来,通过自己的带动,目前社员已达到102人,雇佣工人22人,其中脱贫人口9人,带动链接脱贫户144户573人入股分红,合作社2022年度分红资金76424元,按农事需要安排临时用工3000余人次,人均增收5000元。
曹培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富起来以后,就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带动更多的人过上舒心的好日子。这样的富才是真富,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东桥村党总支书记 曹联孝:曹培顺同志作为我村一名年轻党员,致富带头能手,自己创办了华王红薯粉加工厂,为在家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我村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经过他不断的努力,曹培顺及其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荣誉,其创业故事也多次被省市县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同时,为了打响品牌,拓宽销路,突出特色,形成龙头产品,注册了华王红薯粉等商标,手握外观设计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曹培顺: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未忘自己是农人,根在农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说到底是因为我发扬和传承了农民本色精神,那就是:咬定目标,永不放弃,再苦再累在于坚持”。当然获得这个荣誉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扶持,乡亲们积极帮助与主动配合。“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图报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企业应担负的责任。今后,我将不忘初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采访部
作者:周霞 李晶
编辑:侯亚怡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