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长,1957年生,安仁县永乐江镇新丰村人,两次患有重病:2014年因脑梗半身瘫痪,2021年又查出患有直肠癌。正是这样一个人,举全家之力耗费巨资在安仁去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路旁和“安仁第一峰”金紫仙道观的上方办了两件善事:一件是挖掘、扩展“神农泉”,一件是开拓“金紫仙圣泉”。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是一种什么意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一、挖掘扩展神农泉
安仁县城到牌楼乡政府之间有一条“安(仁)牌(楼)路”。这是一条由稻田公园4A景区到熊峰山森林公园3A景区的唯一道路。在这条唯一道路上有一口神农泉,伫立神农泉可以瞭望到:东南方有熊峰山;西南方有桃花岛;西方有宝塔街,宝塔街再往西就是稻田公园、凤冈桥、神农殿、韩京墓;西北方向就是排山芙蓉学校;东北方向就是大石岭天王殿;北边有座山叫黄牛坳。安仁县的母亲河永乐江依大石岭、傍黄牛坳、靠宝塔坳顺势而下。古代安仁有八景,此处就有三景:熊峡红霞、月潭夜色、溪洞蛟腾。如今森林公园创建,那真是霞光万道,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古时候是官道,是商道,是兵道。到炎帝陵祭祖的要经过此道,到安仁香草坪来赶分社的要过此道,朱德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也经过了此道。
不管什么人走在这条路上都要喝一口“神农泉”。传说神农泉就是神农所赐。它位于黄牛坳的旁边,也就是桃花岛铁索桥往东大约300米处。正是这股泉水润喉了官人,滋养了商人,解渴了众人。神农泉虽然历史悠久,尽管泉水旁边的古道不宽又临近永乐江,但千百年来神农泉还是源流不断。1993年古道扩宽改建成安牌路,导致神农泉淤塞、洇没而淡出行人的视野。
随着文旅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养生的追求,神农泉这股泉水又被人们怀念起来。有人想恢复、挖掘、扩展神农泉。
谁来恢复?谁来挖掘?谁来扩展?
永乐江镇新丰村新村组殷家咀马古马长生、陈秀香夫妇“独资”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
为什么说是独资?因为他开始也想拉1个或几个合伙人共襄善举。但无人响应,更多的是劝阻。马长生一根筋,认死理。因为他相信天王殿里的大石岭神农老爷,因为他相信神农殿里的神农帝,因为他相信所有赶分社的那些“赶”人。所以,他意志坚忍,矢志不渝,一定要恢复并扩展神农泉。
2017年农历7月24日正式开工。开工前他到神农殿发香、烧纸,请神农帝保佑。开工时10多个工人做事,给每一个工人都发红包。工人说:“你要给我们工资还发什么红包?”长生说:“托神农的福!托神农的福!”动土时,长生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水多出,水多生,神农老爷养众生。”马长生念着的咒语,与一般道士说的不同。一般道士常说的是:“起眼观青天,祖师、师傅在身边。”可见,马长生对神农帝是多么的敬畏与景仰。
第一天,第二天,采用的是人工挖泥,效果不明显,因为泥巴挖开之后,里面全是石头。第三天,动用了挖机,遗憾的是,第四天连挖机师傅也不肯挖了。怎么办?长生购买发电机、风暴机,请人继续挖凿。因为不能整体炸爆,只能靠人慢慢挖凿,经过8个多月的作业,当挖进山体4米多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条石缝的泉水豁然涌现。长生就在此处砌个水池,水池的外面建个亭子,冠名为“神农泉”。亭子的两根柱子上贴着李琼林先生撰写的对联:王者已行路万里,饮之且取水一瓢。
2018年,马长生又在亭子的西边建一个“凉亭”。这个凉亭,主要用于行人及取水者休憩、享景。这个亭子的两根柱子上也请李琼林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凉亭含韵山水画,古泉叮咚无字歌。两副对联有珠联璧合之势,为熊峰山森林公园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我问长生:“为了顺应文旅事业的发展,亭子前边的这条安牌路假若要继续扩宽的话,怎么办?”
他说:“我也不晓得怎么办。但要继续做的话,一定义不容辞。”
我又问:“你独资修建耗费了多少钱财?”
他说:“已花了12万多。”
我继续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他说:“一是受母亲的熏陶。母亲是一个慈悲心人,长期呷‘清水斋’,一心扑在大石岭天王殿、百家冲弥勒寺等庵子里做善事,做义工。二是自己死里逃生。2014年患脑梗瘫痪,2016年竟奇迹般地康复。三是说句大话,为了传承神农精神,造福众生,尽个人绵薄之力。”
二、开拓金紫仙圣泉
金紫仙是罗霄山脉在安仁县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433.6米,比南岳祝融峰还高,被誉为“安仁第一峰”。金紫仙的东边(以金紫仙山顶为界)是炎陵县东风乡,南边与资兴市境内相邻,西边与永兴县境内相接,北边才是我们安仁县,所以,站在山顶“有一脚踏四县”之称。东风乡部分村组1955年之前属安仁县管辖。金紫仙自古以来名气大得很。最大的名气就是炎帝神农在金紫仙方圆一带活动时因误食断肠草而逝,逝后葬在炎陵县鹿原陂。
爬上金紫仙有几条道路。最古老的道路从安仁县金紫仙镇(原豪山乡)金花垅村上山。自从在金紫仙山脊开发新能源风车发电以来,可以从炎陵这边上山,小车直接开到山顶。也可以开车从大湖仙方向沿山脊装风车线路到达山顶,但这条路开小车危险。从山顶往北走,走下山路大约40分钟到达“金紫仙观”。注意,只能走路而且是羊肠小道,这条小路又窄又险。马长生等3人为金紫仙观捐赠一个又重又大的香炉以及大罄、木鱼等法器,为了让这个香炉顺利到达道观,马长生又捐数千元现金与尹道人商议,请人挖、补,修宽了这条小道。
如果从金花垅这边的山脚出发,要爬上金紫仙观大约需要3小时。一路上,你可以听听“荷树亭”的故事;可以听听“半山亭(牛垭坪)”的故事;也可以听听奇峰和尚在天元山,其徒弟云风和尚在金紫仙的故事;还可以站在“婆婆崖”听“三仙女”的故事。哪三位仙女?金燕、金紫、金花三仙女。据说这是玉皇大帝第三、第四、第七个女儿。她们迷恋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竟然化作三座山头,且有情依偎。千百年来上山游玩、赏景的人对它顶礼膜拜。有好事者就在金紫仙北边建了三个“道观”:上观、中观、下观。下观已残存不全。中观就是现在挂牌为“金紫仙观”的道观。上观,在中观上方大约50米处。此处有一间房大约20平米,靠石壁搭建。房中间有三尊仙女像。世人叫“仙女洞”。石壁上有一滴一滴的水滴出,一天约能滴满一脸盆。这一脸盒的水只解决金紫仙观一个道士一天弄饭弄菜的水。
水,何其艰难!
不过,金紫仙观右前方朝炎陵县的山坡上,有一股很浅的泉水,名字叫作“莲花井”,但井水时有时枯,且水上有浮萍,并略带泥土味。尹道人的饮用水基本上是他的女儿从株洲送来的矿泉水。所以,所有的香客、游人只能自带饮用水,别无他途。
无水,是金紫仙的痛!
谁来治痛?马长生也!
自从马长生2018年扩展完神农泉之后,他似乎感觉到了人活着的意义。
于是,2023年11月,他几次来到金紫仙与深谙《德道经》的尹道人商量,想拆除上观仙女洞开辟一股泉水。但遭到了尹道人的反对。尹道人之所以反对,一是拆除仙女洞是对三仙女的不敬,二是此地全是石头,找不到水源,尽管每天能滴满一脸盆水,但也不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而马长生一根筋,认死理,他认为此处一定有水。他站在仙女洞旁边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上看下看,似乎是神农点化,他突然看到仙女洞旁边有块巨石既像龙头又像龟胸,他命名为“龙龟石”。我几次上金紫仙都没有这种想象,在马长生的反复介绍下,我也想了好久,最后只好应和着:“有点像有点像。”
古有愚公移山,明知山不能移,但愚公偏要移。今有长生凿井,明知石块上凿不出井,但长生偏不信邪!他的逻辑是,这是块龙龟石,龙能生水,龟能护水。无水乎?龙者谁?龙者神农也!
当年农历十一月26日正式开挖。每天9人开工,工资照付。先请安仁人挖凿,凿了好几次,每次好几天,凿不下去了!再请炎陵的人挖凿,凿了好几次,每次好几天,凿不下去了!就在众人要求放弃的时候,马长生请来了攸县的专业打井施工队,可施工队的人看到现场后,摇摇头也走了。怎么办?马长生硬是不放弃,继续请人慢慢凿。前后凿了6个多月,尽管凿出来的石洞长、宽、高有2.5米了,也不见水。有一天晚上,睡在金紫仙观的马长生辗转难眠,迷蒙中有一老者站在面前,说:“我是神农,为你的精神所感动。你去买一块五龙璧来,到时就有水了。”醒来后,马长生便赶到山东花重金买了一块“五龙壁汉白玉”,买回来后嵌入五彩石壁。说来奇怪,石壁上第二天开始就不停地滴水,好像筛子在筛水,又好像天上的龙在戽水。一天可滴存一二吨。水清冽,幽香,丝甜。如今己通过水管把水接到金紫仙观,解决了尹道人的生活用水。所有香客,游人都可以尽情品饮!
这就是金紫仙圣泉!圣泉的旁边有吴丰清先生写的一首诗《金紫仙圣泉》。诗中写道:潜龙饮马长生露,紫燕花仙恋圣泉。“马长生”三字天衣无缝地融入了诗中。
我问尹道人:“马长生开拓金紫仙圣泉,一共花了多少钱财?”
他说:“目前已花16万多。”
我又问马长生:“你身体不好,又无经济来源,钱从哪里来。”
马长生说:“捐赠大香炉等,是我们三个人共捐的。但开辟圣泉全部是我儿子出资。神农泉也好,圣泉也罢,我不求回报,纯粹是做善事,做义工。”
行善者多,为义者众,守志者寡。马长生举义行善矢志不渝,姑以“善义志士”称之。
何文,湖南省安仁县牌楼乡人。正高级教师,郴州市C类领军人才。在安仁县安平中学教语文21年后调入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湖南日报》《湖南教育》《为先在线》等6种报刊16次刊载他的成果和业绩。1998年独创“初中语文整体读写教学法”,获郴州市社会科学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杂志上正式发表教学论文50篇。出版共200余万字的教学研究读本。
来源:通讯员
作者:何文
编辑:李凯欣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