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人图片感动网民:平凡“小人物” 和谐“大爱曲”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redcloud 2011-09-04 17:00:55
时刻新闻
—分享—

“板凳妈妈”

“撑伞女孩”送完老人便翩然而去。

95岁“最坚强母亲”令人动容。

  近日来,“撑伞女孩”、“板凳妈妈”、“最坚强母亲”等照片在数十家网站的社区和评论栏里,被众多的网友不断地转帖、留言和评论,“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大爱”精神感动了无数的网民。人们盛赞“撑伞女孩”为我们“撑”出了一片公德的晴空,是“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板凳妈妈”37年一如既往地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与坚强,与照顾病儿40年的“最坚强母亲”许张氏,共同彰显了平凡榜样的伟大,更触动每一个人的良知,唤醒人性的善良,从而带来灵魂的净化。

  “撑伞女孩”

  镜头回放: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镇灵岩山下。不期而至的倾盆暴雨中,行乞的残疾老人正艰难地前行。一位路过的女孩特地跑过去为老人遮风挡雨。伞太小,雨太大,女孩自己全身都被淋湿了,但她似乎全然忘却了这一切,只见她弯着腰,撑着伞,跟着老人的速度,一路护送老人到他的住处。

  镜头延伸:“撑伞女孩”的感人故事最初是由一位名叫“金桥tj”的网友在蜂鸟网纪实摄影频道发帖讲述的。“撑伞女孩”送完老人便翩然而去,满是纯洁质朴,绝无矫揉造作。被深深感动的部分网友对“撑伞女孩”念念不忘,试图通过“人肉搜索”来找到这个善良女孩。另一些网友则明确表示不同意这样做,因为他们担心这样“会给女孩带来不该有的困扰”。

  “板凳妈妈”

  镜头回放: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一位双腿高位截肢、靠双手撑着两条小板凳“走路”的女子,正与孩子们愉快地交流。自小失去双亲的她,在福利院生活期间,自愿照顾这里的孤残儿童,37年来,先后成为130多个孩子的“妈妈”。她就是该福利院的“编外保育员”许月华。

  镜头延伸:福利院里走出的孩子如今许多都已成家立业了,他们会在履历表上“母亲”一栏里写上“许月华”。网上留言和评论说:施助者真情流露,受助者感恩回馈;昔日受助者又成为今日施助者,身份转变的同时,是美德的传播与传承。网友“天下石头”赞扬许月华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生活在福利院里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板凳妈妈’给予的母爱是伟大的‘大爱’,也是坚强的‘大爱’!”

  “最坚强母亲”

  镜头回放:安徽省亳州市。一位95岁高龄、瘦小、驼背的老母亲,正在艰难地给床上瘫痪的儿子喂粥吃。儿子已年近六旬,40年前患上精神病,19年前瘫痪在床。老母亲体恤其他儿女,毅然独自承担起照顾病儿的重担。面对热心赶来帮忙的人,老母亲一一拒绝。在老人家眼中,照顾儿子是母亲分内之事,“政府给我们吃的,我就承情不过了,咋能再提要求拖政府后腿呢?”。

  镜头延伸:“最坚强母亲”许张氏的图片被近30万网民所转发,其中不乏著名影视演员和知名人士。新华网播发的《那一口人间最温暖的粥呵——95岁“最坚强母亲”令人动容的母爱》,短短时间内,就被160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站所转载。网上的评论同样是“泪如潮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母爱无言”、“为老人祈福”等语句频频出现在网民的跟帖留言中。

  类似的“身边好人”正越来越多地被网友“晒”出来,他们感人的故事在众多网络社区被转载被评论,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围观潮”。截至8月29日下午5时,在百度上搜索“撑伞女孩 残疾老人”有相关结果37.8万个,搜索“板凳妈妈”有相关网页574万个,搜索“坚强母亲许张氏”,可找到相关结果36万个。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搜狐、网易等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详细报道、转载了相关新闻和评论。

  公众被这些“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大爱”精神所感动。在数不胜数的留言和评论中,人们大都用“最美”、“最善良”发自内心地赞美身边这些“小人物”。如“撑伞女孩”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美仙女”。光明网社区网友“哟定”说:“一个残疾乞丐会得到一个普通女孩的关爱,这个轻而易举的善举之美,展示了平民百姓的善良与伟大。”诸多具名不具名的评论都夸赞这个女孩以自己小小的举动传递出爱心和善意,让正气之风吹回了社会。

  “伟大”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每一个将心中善念付诸实践的人都是好样的。这“伟大”极尽纯洁与平淡。然而,朴素之美,天下莫能与之争。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在“小人物”充满大爱的行动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看来,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进行创造性转换,以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中。

  爱心与责任,既充分地体现在扶助老人的女孩与照顾孩子的母亲身上,同时也体现在广大网民的身上。每一件好人好事,都在网友们的围观、转发、讨论中,通过网络将温暖与感召快递给更多的人。富有正义感的中国网民不是冷漠麻木的看客,他们以实际行动撑起了民族精神和社会道德的脊梁。向善同时也是行善,广大网民对小人物们“大爱精神”的认可与弘扬,体现了公民责任的担当。

  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凡“小人物”谱写的“大爱曲”,必将感动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心灵,凝聚更多的力量!(光明网记者 曾繁华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