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壮美的山、生态的山、神奇的山,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山。
适逢安仁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园揭牌之际,我约应邀同来参加家乡节会的北方工业大学谭旭东教授游览熊峰山。他是第一次上这山,而我老家离此山虽只有5公里多,且在山下路过无数次,但屈指一数也有40年未上了。
这天下午,县里未安排集体活动,刚好天没有下雨。我俩由县政府办曹小聪同志引导乘车前往。过了大石坝后沿盘山水泥公路在绿海中遨游,回归大自然之感随之而来。尽管弯多坡陡、左转右拐,但那轻灵的春意、嫩绿的芬芳扑面而来沁人心肺。路上游人三五成群,登山自行车队一支接一支,增添了山中的活力。到了海拔460米的山顶,四周环视可谓“气象万千”、“极目楚天舒”。对岸是悬崖峭壁的大石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石壁石景,加上石壁上顽强生长的松柏之类令人叫绝。山脚下,永乐江像一条深绿色的巨大缎带,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由东向西蜿蜒飘来。这山、这水、这林,和谐自然地编制成一幅壮美的画图,“江山如此多娇”的感慨油然而生。晴空万里之时,一眼望去,峰峦叠嶂、远蓝近绿。往东远望可见茶陵界首镇。转向西边,安仁县城尽收眼底。这里有座文塔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清乾隆年间欧阳熊倡众重修,清嘉庆年间欧阳熊之后裔、清朝大教育家欧阳厚均捐资再修。塔六角形、高七层。之后进士卢兆鳌和绅士林添瑞又增建二塔于文塔左右,三塔分立三个山头,彼此相距约100米,俗称“三柱塔”。1944年三塔均被日寇飞机炸、大炮轰而毁,(据说日本侵略军疑是中国军队碉堡)仅文塔残存基座。现此塔正在重建之中,塔七层、高33.8米,现已建了四层,今年上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我在县城读初中时(1958年前),周末回家返校如遇上永乐江涨大水家乡的船、桥不能过时,就绕道从“狐狸冲”上坳,翻越这山再到县城坐渡汽车之船。那时,这里是一大片深山老林,几人合抱的古松、古枫、古樟;树干比水桶还大得多的古杉、古梓、古楠;锄头把粗的古藤。山中不仅行人稀少,连太阳光也照不进去,山路上不时窜出一群野猪或蹦出一只麂子、狸猫,或猛地“啪!啪!”飞出几只野鸡。林中这叫那鸣、奇声怪音,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如结伴而行则一路你喊我叫壮胆,要是个人独行则是麻着胆子慌张赶路,不敢回头反顾,须赶在太阳落山前下山。当时传闻经常有豺狼虎豹出没,下山背猪咬牛甚至伤人。下山后,早已是大汗淋漓、全身湿透。这汗水少半是“跑”出来的,多半是吓出来的,那情景、那心情,至今记忆犹新。那真是原始森林啊!
“谭老师,这里确实太美了!”旭东的话将我从回忆中唤了回来。他说:“看了熊峰山有钟灵毓秀的感觉,这里山美水美,保留了大自然原生态的面貌。能否在文塔四周搞些有艺术气息的围栏、观景台。熊峰山可定位为休闲生态氧吧,让城里人和游客来休闲吸氧。建议不要搞那些娱乐设施,防止精神和环境污染。山坳里还可种些中草药和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野菜。人们登山吸氧出身汗后来个“药泡”。山下周围办些生态农庄,山下农村从现在起要好好规划,严禁有权有势有钱者在景区私建别墅。景区不要指望成为“摇钱树”,而要办成“聚宝盆”。人们最怕的是生态受到破坏,有些地方因头脑发热、急功近利、不讲科学、不讲生态,大搞建筑使景区遭到了破坏的教训深刻啊!”我认为这位见多识广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所言极是。
由上而下参观了县电视差转台后,我们又来到位于山腰的熊峰庵。上世纪70年代初采访时,当时的大石林场李茂材场长带我看了此庵,那是一幅断壁残垣、破败荒凉的景象,灌木、荆棘、杂草丛生,冬茅长得比人还高。李场长感叹:“不知道这庵子今后是否还有重修的可能,作为一座地方名胜古迹能保留下来也是件好事。”冬去春来。如今熊峰山已修缮一新,扩建前后两栋佛堂、一栋斋堂,左右36间上房,占地600平方米。佛地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游客、善男信女。是啊!这位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老人”阅历了人间沧桑,见证了岁月的沉浮。庵中住持释怀和法师对我们说:“搭帮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政策,让熊峰庵重现生机。”
旭东一路细看、一路赞美、一路拍照。下山后,他站在永乐江边面对大石坝上的“高峡平湖”凝视许久,似乎要把家乡的美山秀水一一刻印在心中。我笑着说:“没看够,就有多多的下次。熊峰山森林公园的其他景区如猴昙仙、九龙庵、龙脊山等,我因在家乡工作过,后来又从事新闻工作,这些地方都去过,下次再陪你慢慢细看。”熊峰山森林公园管理局李小华局长向我俩介绍:“这个森林公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郊森林公园,离城区只有5公里,全国少见;二是山水林融为一体,多姿多彩。三是地势平坦,老少皆宜、方便百姓。此次报批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共考察了28个,批下13个,其中有5家是全票通过的,熊峰山是其中之一。我们能一次申报成功,除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功不可没,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从谋划到申报身体力行,倾注了心血。方方面面是举全县之力。我这位具体办事人是深有感触的。”
在共进晚餐之前,我多次采访过、年过八旬的陶艺大师周国桢教授兴致勃勃地与我交谈:“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成功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县委、县政府作了一大贡献。建议公园开园后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保护好生态,维护好其本来面貌不受侵害,要多些自然本色,少点‘人工痕迹’。人为造‘势’东西绝不能多,特别是不要搞那“移花接木”、“画蛇添足”等不伦不类的“品种”;二是要提高其文化含量和品位。熊峰山有许多历史传说和人文典故,要充分挖掘整理出来;三是要打造出特色。熊峰山就是熊峰山,要突出与人家不同的特点,如神农尝百草就可体现出来,可建个缩小的“百草园”,既实用又有观赏价值。再如附近有些山头映山红特多,这也是一种特色,可好好培育、提升。”周老教授这些话语很有见地,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所见所闻、所历所思,感慨万分。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成功申报和开园揭牌无疑将载入安仁史册,对安仁来说,这既是一种赞赏和荣誉,更是一种承诺、责任和担当。得“牌”不易,“保养”则更难,“开园”后不可万事大吉。大自然恩赐的和祖祖辈辈留下的“山珍”“野味”要世世代代呵护下去。有道是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官。期盼后续各届县委、政府能承前启后,像接力赛一样不断地保护、提升公园的品质,向人民、向大自然交出满意的答卷。深信熊峰山的明天会更加魅力无穷、光彩照人。(原载郴州日报4月12日A3版有删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涛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