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节的起源与流变

来源:投稿 作者:阳寿懿 编辑:李嘉芳 2022-04-13 17:57:09
时刻新闻
—分享—

清明节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祭奠祖先、寄托哀思、为先人扫墓的肃穆悲伤主题,也有踏青郊游、亲近自然、享受美好春光的轻松快乐主题。清明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阴气衰退,死亡与新生,哀思与欢乐,奇妙地融为一体。

5e82d78eef17c.jpg

缅怀祖先,尊重生命,珍爱亲情,珍惜当下,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的辩证智慧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祭奠逝去的生命,迎接新的生命,且故且新。

在医药不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在清明节流行以花草洗浴、采草药、吃草药。

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源于周朝帝王的春季“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在春季祭祖扫墓,相沿成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融合了清明“节气”与“节俗”,又在唐宋时期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具有厚重深远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清明及清明节的涵义解读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 。“清”字从水,青声,形声兼会意字,“纯净透明”之意。《诗经·魏风·伐檀》云:“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猗。” “明”字从日,从月,会意字, “日月交辉大放光明”之意。杜甫《月》诗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qingming-27089943_3.jpg

作为节气的清明,在春分之后。此时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到处生机勃勃。用“清明”称呼这个节气,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清明”的涵义有多重解读。

一与天气有关。《荀子·乐论》曰:“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楚辞·伤时》曰:“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二与水有关。《解蔽》:“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眉而察理矣。”

三与风有关。《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说文解字》“东南曰清明风……”《白虎通·八风》曰:“清明风至物形乾……” 。“清明风”是一年中的八风之一,温暖而清新。

四与天象有关。《汉纪·孝元皇帝纪下》曰:“雾气衰去,太阳清明。” 《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曰:“交锋之日,神星昼见,太白清明。”

五与心神有关。《礼记·孔子闲居》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吕氏春秋·有度》曰:“正则静,静则清明,清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六与时政有关。《潜夫论·实贡》曰:“以汉之广博,士民之众多,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治……” 《汉书·礼乐志》曰:“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诗经·大雅·大明》诗云:“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指武王伐纣,天下清平。《词源》曰:“后多指治平,谓政治清明。”清明盛世,国泰民安。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凝聚着多元文化,具有多重涵义。

一为节气。表示季节变迁的24节气之一,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在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代,24节气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北斗7星中的第5~7星,排列成弧状,状如酒斗之柄)在傍晚时所指的方向来确定的。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

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或太阳到达黄经15°时,即为清明节气。这一天,昼夜等长,阴阳平衡,天气清澈明朗,草木萌动发芽,万物欣欣向荣。《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时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二为农事。清明前后细雨霏霏,和风拂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下种,谷雨栽秧”、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 “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等。

三为寒食。宋朝后寒食节习俗融入清明节,不动烟火,只吃寒食。《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苏轼有著名的《黄州寒食帖》书法传世。

四为扫墓上坟。宋代高翥《 清明日对酒 》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五为踏青赏春。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春游踏青。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明时节,从朝廷到庶民,仕女云集,风气极盛。《燕京岁时记》引《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

清明节是唯一由24节气演变而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如何从农事节气演变成清明节?这与古代农历三月已失传的两个春天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有关。

二、寒食节到清明节的演变之路

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是寒食节的嬗变,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久而久之, 清明节便取代了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 禁烟节” 或“冷食节”,节期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 以禁烟火、吃寒食而得名。后来逐渐增加了祭祀扫墓、春游踏青、荡秋千、蹴鞠(以脚踢皮革包米糠的球)等习俗。寒食节历史悠久,曾被誉为“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

关于寒食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桓谭《新论·离事》:“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东汉郑玄将“隆冬”解释为“仲春二月”。《后汉书·周举传》称“太原一郡……每冬中辄有一月寒食,莫敢烟爨”。绝火1个月致使“老少不堪,岁多死者”。可见,寒食最初是发生在冬季的一项习俗,且持续1个月之久。最迟在东汉后期,寒食就已经改为春季。曹操《明罚令》曰:“冬至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

禁火期间,各地冷落萧条,吃寒食亦有害健康。《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 ”三国时期,曹操下令禁止吃寒食。《明罚令》云:“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因为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名,又恢复了吃寒食习俗,时间缩短为3天。

关于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是认为源于对星象的迷信。上古时期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组,俗称“28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 ,在五行中居于木位。春季龙星现于东方,易引发大火,故在三月龙星出现之时要将以往的火种全部熄灭,称为“禁火”。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须预先准备好食物。 这种预先准备好的食物就是“寒食”。

二是认为寒食节禁火源于钻木取火和换新火的制度。新火未到之时,禁止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曰:“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煊”字,火之意。“司煊氏”,掌禁旧火取新火之官吏。仲春时节,司煊氏在街上摇着木铎,提醒民众禁火。后来成为习俗流传下来,遂成寒食节。

唐代易学家崔憬曰:“言大寒立春之际,艮之方位,万物以之始而为今岁首,以之终而为去岁末。”岁首既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火神星(又称祝融星)出现的时间。在岁末与岁首交替之际,熄灭旧火迎接火神星的到来。在周朝,一年只在岁首钻取新火。在旧火熄灭及新火未到之时,只能吃冷食。《日知录之余·刊误》记载:“改火以春,是一岁之首,既日就新,即去其旧”。

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名曰:“请新火” 或“改火”。禁火和换新火都是国家大事,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有明确的规定,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周礼·夏官·司口》曰:“司口,掌行火之政令……。”

到了唐朝,换新火才定在清明前两日。唐朝皇帝在换新火时要举行赐火典礼,将钻取的新火点燃柳枝赐给群臣。大臣将传火的柳枝插在门上,以示炫耀。百姓则将新火点燃为炊,象征新火旺盛,正如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

春秋时期,关于寒食节的来源,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忠臣介子推一直伴随左右,患难与共。有一次介子推竟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充饥。重耳62岁返回晋国即位,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是提拔重用追随他流亡的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之推作《龙蛇之歌》,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东汉蔡邕《琴操》记载:“晋文公重耳,与子推俱亡,子推割其腕股,以救重耳。文公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推独无所得,乃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

晋文公追悔莫及,急忙派御林军上绵山寻找介之推。介子推避而不见。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搜索未果,晋文公无计可施,便下令三面点火烧山,留下一方,试图逼介子推避火出山。晋文公想,介子推事母至孝,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老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在介子推用脊梁堵住的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留有介子推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介子推血诗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勤政清明,终成霸业。

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诚,将其厚葬绵山,修庙立祠,并把绵山改名“介山”,把介子推死难日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逢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表达对介子推的怀念。离开时,晋文公砍了一段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木屐而叹:“悲哉!足下。”从此,“足下”便成为一个尊称。

第二年寒食节晋文公率文武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便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到战国时期,寒食节源于介子推的说法已广为流传了。屈原《九章·惜往日》诗云:“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唐代诗人卢象赋诗《寒食》纪念介子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其实,寒食节的出现远比纪念介子推早,将纪念介子推附会到寒食节,是一种善意的美好愿望,是表达对介子推不追求功名利禄高风亮节的敬仰。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也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一致愿望。

t018fd390ddf720b6b7.jpg

古人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举行。后来发展在墓坑上筑坟丘,便将祭祀安排在墓地。

到战国时代,墓祭逐渐盛行。秦汉时代,祭墓扫坟的风气更盛。在唐代,无论官员士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慎终追远的仪式,并将扫墓延长至清明。

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 有鉴于此,唐玄宗于开元20年(公元732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于是,寒食墓祭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旧唐书·玄宗纪》曰:“寒食上墓,宜编五礼,永为恒式。”宋朝规定:“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恩时之敬。”

墓地坟堆,经风吹雨打,土壤流失,树叶凋落。正值春暖花开,万物萌发之时,为墓地的坟头添土、清扫整理、除草植树等谓之“扫墓”;在坟前摆放祭品、点蜡烛、焚线香、烧纸钱、敬拜祖先,谓之“上坟”。

28ab0473bc494e88997f92194a803127_th.jpeg

当时,清明还只是一个节气,尚没有发展为节日。由于寒食节吃冷饭,与古人崇尚美食相悖,且仅先于清明一两日,便把寒食节和清明合在一起,不仅上坟扫墓的仪式在清明举行,寒食节的风俗如寒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融入到清明节中。于是,清明节便借用寒食节的节期,从一个单纯的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盛大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大观》曰:“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唐朝诗人的作品也常将寒食节和清明节并提,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唐朝鉴于民间寒食清明相沿成习,朝廷便正式规定,清明节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学术界认为,寒食节演变为清明节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互不关联时期。隋唐之前,清明只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24节气之一,而寒食节仅是禁烟火、吃寒食的节日。

二是相互交融时期。隋唐五代时期,祭祀扫墓成为寒食节的习俗。辽宋金元时期,寒食节又增加了春游踏青、荡秋千等娱乐活动。这时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名称可以互相替代的时期,既可以称“寒食节”,也可以称“清明节”。总体而言,此时的清明节还是附属于寒食节。

三是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寒食节的禁烟火、吃寒食,渐渐式微,不仅上坟扫墓多在清明举行,原有的春游踏青、蹴鞠、荡秋千等寒食节习俗也都并入清明节了。这一时期,虽然“寒食节”的名称还出现在一些文献中,但“清明节”已成为主流说法。

目前尚无法确定寒食节在什么时间被清明节取代,但根据唐代有关寒食节的诗来判断,至少在唐朝,仍过寒食节。

寒食节由北方人迁徙至南方时带入南方蛮夷之地。虽然寒食节习俗在中原式微,但在南方很多地方仍保留了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如青团子。

三、上巳节习俗融入清明节

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魏晋之前,上巳节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故名。“上” 通“尚”,崇尚之意。《尚书》序:“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书,故曰《尚书》” 。“巳”通“祀”,祭祀之意。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禊》曰:“巳者,祉也。”“巳”最初不是用来表示干支,而是一个象形字,字形为婴儿,本义是“胎儿”,引申义为“后嗣”。“上巳”有“求子”之意。此外,“巳”的象形字也像一颗发芽的种子,代表孕育中的新生命,既可以代表胎儿,也可以代表植物或动物。故“上巳”不仅求子,也求万物生长茂盛。

t0130a47571a56dc364.jpg

古代女子15岁,称为“及笄”,“笄”即簪子,要在上巳日盘发插簪,举行成人礼,叫“笄礼”,故上巳节也称为“女儿节”。 由于每年的上巳日不同,魏晋时将其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简称“三月三”。《晋书·礼志》记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魏晋以后,三月三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关于上巳节的起源,主要有下面三种看法。

一是源于周公旦的曲水之宴。周公旦的“曲水之宴”最早将“曲水流觞”引入宴饮聚会。唐代徐坚《初学记》引《续齐谐记》曰:“昔周公卜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日本出版的百科全书《和汉三才图会·时候类·上巳》引已失传的《十节录》云:“昔周幽王淫乱,群臣愁苦之。于时,设河上曲水宴,或人作草饼奉与于王,尝其味为美也。王曰‘是饼珍物也,可献宗庙’。周世遂至太平。后人相传,作草饼是日献于祖灵,从此始也。”

后来许多文人雅士也在上巳节追寻周公旦足迹,趁着春暖花开,约上三五知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登名山胜景,去树林溪边,举行曲水流觞宴会,饮酒赋诗。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树林,清澈的溪流,悦耳的鸟鸣,让文人雅士诗兴大发。

二是源于西周临水招魂祓禊之俗。“禊”即“洁”。阳春三月,正值季节变换,容易生病,“祓禊”是在河滨由朝廷指定的专职女巫举行的除灾辟邪巫术仪式,也称为 “修禊” 或“祓除”,除凶去邪为“祓”,临水祓除谓之“禊”。西周时期, “祓除、衅浴”之礼成为一种制度和官定假日。每逢上巳日,官民都要到水边举行“祓禊、畔浴”的仪式。

三是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兰汤”即兰草汤,香气袭人,被用来辟邪。古人在举行祭祀仪式前,需先斋戒,也包括“兰汤沐浴”。屈原《楚辞》有“浴兰汤兮沐芳”。将兰汤沐浴作为辟邪法术时,是由专职的女巫主持,与“祓禊”的区别在于,兰汤沐浴属个人行为,在室内随时进行,而“祓禊”是集体行为,在河滨定期举行。

上巳节因俗成节,节日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邃。早期的上巳节巫术氛围浓郁,主要习俗有:

一是畔浴祓禊,祛灾祈福,用草药沐浴洁身,祓除过去一年的秽气。《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畔浴。”东汉郑玄注曰:“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畔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畔浴”是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洗涤垢秽,拔除疾病。故上巳节也是古代的“亲水节”。

二是临水招魂,既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灵魂苏醒回归。古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着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要在初春为自己招魂。《宋书·礼志二》引用《韩诗》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三是祭祀高禖,《周礼·月令》:“至元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镯,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高禖的“禖”通“媒”,牵线搭桥之意。高禖是主管婚姻和生育之神,供于郊外,又称“郊禖”。母系氏族社会的高禖神是女娲。到父系氏族社会,伏羲成为高禖神。至汉代,高禖神又成为女性。通过祭祀高禖,祈求配偶和生育。故上巳节也是“求偶节”、“求育节”。

四是求子仪式。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曰:“每岁三月三日,蚕市之辰,远近之人,祈乞嗣息,必于井中,探得石者为男,瓦砾为女,古今之所效验焉。”西晋张协《洛禊赋》曰:“夫何三春之令月,嘉天气之氤氲……漱清源以涤秽兮,揽绿藻之纤柯。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中河。”《尔雅·释天》云:“祭川曰浮沉。”将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投祭水中,任其浮沉漂移。南北朝庾肩吾《三日侍兰亭曲水宴诗》曰:“踊跃赦鱼出,参差绛枣浮。” 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均是求子仪式。

20140402163607246736.JPG

五是郊游踏青。青年男女会在这一天结伴去水边踏青嬉戏,手拿兰草蘸水撒在头上和身上,既祛病消灾、祓除不祥,也借机表达爱慕之情。少男少女春游约会,甚至野合,使得上巳节的生命意识勃发,成为古代的“情人节”。

上巳节,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和风熙熙,碧水涣涣,少男少女,一到上巳节,便相约幽会,聚集水边,嬉笑玩乐,眉目传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周礼·地官·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春秋战国时期,朝廷鼓励单身男女在野外自由结合,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没有媒人,也可以野合,甚至私奔都是被允许的,无故不参加聚会者反而会受到处罚。这是顺应天时、符合人性之举,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万物生生不息和人类传宗接代的美好期待。

《史记·孔子列传》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的父亲孔纥72岁时与18岁的女子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颜征在去尼丘山祈祷神灵而怀上孔子,故取名“丘”,字“仲尼”。清代桂馥《札朴二》曰:“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 所以,孔子“野合而生”不一定是孔子的父母亲在野外交合,而是孔纥未能按照礼仪正式与颜征在成亲。也就是说,孔子的父母是一段露水情缘,孔子是私生子。

汉朝时,上巳节在宫廷和民间都很流行,除了通过祭祀、斋戒、沐浴等祛病消灾外,还去郊外踏青,到河边嬉戏。《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为大洁。”《史记·外戚世家》:“武帝禊霸上还,因过平阳主。” 颜师古注曰:“祓,除也。于霸水上自祓除,今三月上巳祓禊也。”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上巳日,18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回宫时顺路去看望大姐平阳公主。当时汉武帝与青梅竹马的陈阿娇皇后一直没有子嗣。于是平阳公主便在宴席上让歌女献唱,汉武帝在众歌女中一眼看中了卫子夫,遂将其带回宫中。汉武帝后来废掉没有子嗣的陈阿娇皇后,另立卫子夫为皇后。

随着时代更易,上巳节的习俗也逐渐发展衍化,以女巫神灵为主的宗教活动逐渐变成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户外活动,青年男女踏青郊游,去葱郁树林,去山涧水溪,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到魏晋时代,上巳节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登游名山、诗词唱和、临水饮宴、曲水流觞的盛大节日。“觞”是一种适合漂流在水中的木制油漆酒器,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小巧的耳,似鸟的羽翼,故又名“耳杯” 或“羽觞”。参与者按宾主、长幼依次坐于水流平缓又蜿蜒曲折的水边。主人将盛着酒的觞置于上游,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曹睿(公元204年-239年)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6年-371年执政)也在建康钟川立流杯曲水,以请众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三月三,书圣王羲之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参加的名士,有史上完美男人“东山再起”的宰相谢安、“掷地金声”的辞赋家孙绰、精通老庄之说的高僧支遁等41人。宾主曲水流觞,觥筹交错,饮酒赋诗。微醺的王羲之趁着酒意,挥毫为诗集作序。序文的草稿,就是书法史上书文俱佳的巅峰之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记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集序》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涓涓清流之中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感慨人生之无常,盛衰交替,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

王羲之这段兰亭逸事,赋予了上巳节诗词节、书法节的文化内涵。上巳节与山水诗酒、书法华章的结合,也成为文人墨客的美丽梦想被植入心灵深处。

唐宋时期,上巳节仍然保留着祓禊祛病的习俗。据《旧唐书·中宗本纪》记载,景龙四年“ 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赐群官柳圈以辟恶。”贾公彦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梅尧臣《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诗云:“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上巳节成为官民同乐的盛大节日。青年男女春游踏青、临水宴饮、水边赏花蔚然成风。唐代帝王也很重视上巳节,文人学士被皇家曲江赐宴是极大的荣耀。白居易《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记载:“今日伏奉圣恩赐臣等于曲江宴乐,并赐茶果者。伏以暮春良月,上巳嘉辰,获侍宴于内庭,又赐欢于曲水。蹈舞朋地,欢呼动天。况妓乐选于内坊,茶果出于中库,荣降天上,宠惊人间。” 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杜甫《丽人行》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描写的就是聚集在曲江河畔欢度上巳节的众多美女,以及美女优雅的体态和华丽的衣着。

0708570973wc.jpg

随着上巳节宗教色彩的淡化,临水祓禊的习俗也不再盛行。上巳节逐渐发展成为集亲水节、沐浴节、情人节、求子节、游春节、踏青节、诗词节、书法节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娱乐节日。这一天,沐浴、踏青、郊游、歌舞、喝酒、吟诗、找对象……,留下了许多佳话。

容貌英俊、文才出众的唐代诗人崔护进士落第后,于上巳节到长安城南郊游,见一庄园,便叩门讨水喝。开门的少女有个充满了春天气息的名字——杜宜春,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温柔含蓄,静静地靠着桃树立在那里。崔护用言语挑逗,少女嫣然一笑,低头不语,崔护怅然而回。第二年上巳节,崔护的思念之情无法控制,直奔南郊庄园,没想到大门紧锁。崔护便在门扉之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崔护再次造访南庄,遇到杜宜春父亲,方知杜宜春自去年与自己相见后,时常精神恍惚,若有所失。老父告诉崔护,前几天陪女儿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到门上题诗,便一病而亡。崔护在灵前大哭,感动亡灵,杜宜春起死回生,两人喜结连理。

到唐朝中期,寒食节的上坟习俗和上巳节的春游传统逐渐融入清明节,最终在宋朝以后,三节合一,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相融合的节日——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消失。清明节成为一个既是“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慎终追远的祭祀节日,又是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春游踏青的欢愉节日。

宋朝尊崇朱程理学,礼教越来越严,自由恋爱的时代宣告结束。宋朝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衰微,史料、诗词歌赋也很少见到有关上巳节的记载。上巳节不仅从宫廷销声匿迹,民间也没有少男少女春游踏青、男欢女爱的记录了。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仍在流传。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况是踏青来处远。犹不倦。秋千别闭深庭院。”说明在北宋时期仍有祓禊的习俗。这或许是因为上巳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的缘故。柳永《小镇西犯》曰:“波际红帏飘渺,侭杯盘小。歌祓禊,声声皆楚调。”元代承袭宋代,对上巳节也不太重视。

明代有关春游踏青的记载也不多见,史书上留下朱元璋的一副对联描述与民同乐和春游:“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清代修禊之风渐盛,影响最深的是清康乾年间,在扬州瘦西湖畔办的三次“红桥修禊”,参与者近万人,成为诗歌史上的盛举。原来的修禊规则是在洗濯后,宾主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喝酒,吟诗作词。卢见曾将“自由作诗”改为“命题作诗”,即将瘦西湖24景刻在象牙骨牌上,大家依次摸牌,以所得之景,吟诗作词,不能者罚酒。

孔尚任在《红桥修禊序》中对瘦西湖红桥修禊作了记载:“康熙戊辰春,扬州多雪雨,游人罕出。至三月三日,天始明媚,士女祓禊者,咸泛舟红桥,桥下之水若不胜载焉。予时赴诸君之招,往来逐队。看两陌之芳草桃柳,新鲜弄色,禽鱼蜂蝶,亦有畅遂自得之意。乃知天气之晴雨,百物之舒郁系焉。” 孔尚任《三月三日泛舟红桥修禊》诗云:“杨柳江城日未矄,兰亭禊事共诸君。酒家只傍桥红处,诗舫偏迎袖翠群。”乾隆《坐石临流》诗云: “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河。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时晋永和。 ”

民国时期,有些地方仍保留着三月三消灾辟邪的习俗,如北京一带“三月三日,病创者多以长流水洗之”,妇女儿童头插荠菜花可免一年的头晕之病等。

到现代,上巳节原来的内涵已大多被遗忘,“上巳”的名称也鲜为人知。 “三月三”名称虽流传下来,但节俗简化了很多。 如今,只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区仍保留一些上巳节的习俗,如“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妇女小孩,头戴荠菜花”和“吃青团子”的习俗,用以消灾避邪,祈求平安吉祥。曲水流觞也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三月三的庙会。

相比之下,一些少数民族对“三月三”更为重视,如壮族至今仍流传着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等上巳节遗留下来的习俗。

年年陌上生春草,岁岁清明思亲人。在朦胧的苍穹里,丝丝的细雨,飘落的纸钱,缭绕的清香,寄托着对祖先的崇敬,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寄托着对往事的回忆……

作者简介】:

阳寿懿,湖南省安仁县永乐江镇禾市村人。曾在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现住新加坡。喜读文史类和民俗类的书籍和文章,亦爱好摄影和旅游。

来源:投稿

作者:阳寿懿

编辑:李嘉芳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2022/04/13/111156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