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发进行时丨【醉美安仁】登金紫仙

来源:投稿 作者:李琼林 编辑:李嘉芳 2023-03-01 15:33:21
时刻新闻
—分享—

七月秋风起,八月沁沁凉。火一样的七月刚过,我再次登临金紫仙。

图片3.jpg

金紫仙,又名云秋山,在金紫仙镇金华村境内。县志记载:“云秋山,一名金紫峰,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鹏塘村,周四十里,县治发脉之所也。”

从山谷进山。山谷里,杂树生长茂盛,溪水哗哗,鸟儿问答,蝉鸣唱和。游步栈道蜿蜒曲折,过廊桥,爬石级,观赏从头顶跌落的白花花的瀑布,“神农池”边思古徜徉……

不多时,有人已经汗流浃背,有人气喘吁吁,也有人问:还有多远?我笑答:万里长征才开始!——登金紫仙的第一“关”,就是“下马威”。

图片1.jpg

走完新修的游步道,踏上古道,便是闯过了登金紫仙的“第一关”。古元株树下休息,树干须三四人才能合抱,它是上金紫仙的一个地理标识。古树曾经枝繁叶茂,如今却已干枯。我不知道这老树的年龄,也不知道它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雨,只知道登金紫仙的游客,把它当作一个“驿站”,站或者坐在树下,或背靠着它,来吸吸它的灵气。

继续往上爬,路旁奇形怪状的树蔸蔸,吸引着我,分散我的注意力。沿着石级,不知不觉到了“荷树亭”。荷树亭,是个休憩亭。山脊上长着一大片荷树,所以就叫“荷树脊”,亭子也就叫“荷树亭”了。亭子正面对联:“岧峣金紫俯鹏南,博得游人兴最酣”。背面是“金紫晴云”,“入望红霞朝复暮,山腰时亦拥晴岚”,它反映了荷树亭地理位置的自然实景: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金华村村庄和山坡上的梯田;晴天可以看到日出朝霞,也可以看到日落晚霞。

图片4.jpg

过荷树亭,钻进林荫古道。高山杜鹃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杂树,密密麻麻,在道路两旁挤了个严实。我们像蚂蚁一样行进在充满负氧离子的山路上,这时候,最热闹的是蝉鸣,唧唧吱吱,此起彼伏。

走着走着,进入眼帘的是一块相对平整的山地,我们爬上了“纽丫岭”。县志记载:“纽丫岭,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上有荫亭,施茶。”“荫亭”即“纽丫亭”,当地人也叫“牛丫亭”,大概是“纽”“牛”同音所致。亭子全部由麻石砌成,亭东是一片山野,山野里长着野生桃树。亭南通酃县东风,北通安仁金华,西通往金紫仙。南北西三面,形成一个三角地带,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像是牛的两只“角”,所以称作“牛丫亭”。

图片9.jpg

稍事休息,踏上通往金紫仙的古道。古道相对平坦,也保存得比较完好,路的两边是低矮的灌木丛,“黑寡妇”蜘蛛在路旁织就了蜘蛛网。微微的雾气飘在蜘蛛网上,蛛网泛白而更加清晰透亮,蜘蛛静守在网中央,等待猎物“自投罗网”。我惊叹这“纺织娘”织网技术的精巧,慢下脚步,细心拍下蜘蛛给我们创作的一张张精美作品。

一只白色的鸟,闪电般地掠过古道,钻入丛林,拖着长长的尾巴。“白凤!白凤!”有人惊叫起来。

我知道,这鸟不是“白凤凰”,是白鹇鸟,当地人称它“白凤凰”。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海拔1400-1800米的密林中,尤其喜欢竹林和灌木丛。体态娴雅,外形美丽,历来为著名的观赏鸟。白凤,带给人的是纯净和吉祥,向导告诉我,看见白凤的人一定会有好运!

图片5.jpg

“婆婆崖”下新修了小广场。广场上矗立“安仁第一峰”的石碑,落款为“徐霞客”。有人笑着问我:“霞客到过安仁吗?”我给他们讲徐弘祖的《楚南日记》,崇祯十年(1637)正月他到过茶陵攸县衡山,二月到过衡阳衡南。写过云阳山的秦人洞,日记中提到过茶安交界的西岭,安攸交界的五凤楼和安仁龙市的黄龙仙……

婆婆崖,山石崚嶒,地势险要。民间传说“万历间,猎者逐鹿至此,忽见石隙光闪,中列三女仙像,里人建庵祀之。”又传说,奇峰和尚在天元山寻凤凰禅林修行创“古爽派”,其弟云峰和尚在云秋山婆婆崖修道,法力高强,腾云驾雾,日行千里。站在婆婆崖的观景台,远眺金紫仙三峰耸立,像金字塔一样,雄伟而俊美,古书云“烟云黯淡如秋”。近探南边山上的“石隙”“石洞”,一览安酃两地风光。

走下婆婆崖,踏上刀锋似的山脊。山脊的左边是陡峭的悬崖,属炎陵。右边是绵延的山坡,属安仁。在没有修建游步道的时候,在这山脊上听风听雨,听脚步在岩石上“踢嗒踢嗒”声音,那是一场心灵的震撼和锤炼。这种身临“高”与“危”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公公岩”边,便开始攀爬金紫仙的“慢十八盘”——“三十三拐”。

图片6.jpg

三十三拐,是登金紫仙必经的山坡。坡上长着的是一些茅草和低矮的小灌木。古道弯弯,蛇一样趴在山坡上,我们走在古道上,蚂蚁般的往山上挪移,一直转过“三十三”道弯,才登上通往“金紫仙庵”的平坦路。

路的左边有“虎形山”,“莲花石”象“虎”踞于山尖,又象是观音佛“趺坐”在山上,护佑这里的生灵,更像是“望夫石”在盼望着“王者来归”。传说神农炎帝在断肠坡误食“断肠草”,葬于“茶乡之尾”鹿原坡后,春分姑娘就在这里朝着鹿原坡方向盼呀盼,最终盼成了永恒的“石像”。

莲花石脚下是沟壑,对面是山崖。山崖上有条小路通炎陵。小路从山洞里穿过。山洞名“莲花井”,安仁人把它叫“莲花活”。“活”是安仁土话,就是往地下挖出的“坑”。

坑里一年四季有泉水,《寰宇记》记载“有泉名莲花井,四时不溢不涸”。莲花井下有瀑布名“莲花瀑”,瀑布下是悬崖沟壑,今年干旱年份,莲花瀑已经不见飞瀑了,但山谷里树木茂密,原始味很足。我无心去原始森林探险,只好返回到金紫仙庙。

金紫仙庙,在金紫仙三峰(金紫、金华、金燕)的怀抱中。分上庙、中庙和下庙。上庙是最古老的,只保留遗址,供奉三仙娘娘,庙旁古碑记载:“盖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金紫仙七十二峰之首,乃名山也”;中庙是现在的金紫仙寺,存有许多清代的残碑,道光十三年碑载“炎陵古巔、康乐岭峻、地界安邑、峰插苍穹、顷五岭而控吴楚”;下庙在庙下垅,很少有人知晓,也只是一个遗址。上庙背后是“碎石坡”,金紫仙上的岩石经过风化或雷击,碎石顺着山坡滑下来,像“石瀑”一样,日积月累,整坡都是碎石。

寺庙中小憩,寺中道士好客,热情地给我们端来稀饭和茶水,介绍金紫仙的历史和文化,还拿出他自己收集整理的关于金紫仙的资料《神奇金紫仙》让我们传阅。

图片7.jpg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绝顶真遗憾。稍事休息,继续往金紫仙顶攀登。沿古道往上爬,三岔路口:左边上金紫三仙;中间通往“一脚踏四县”王毛岭,一直下到梨子山,那里有果子沟和梨子山瀑布;右边山坡是“斜平原”,可通羊肠垅。羊肠垅里有瀑布、原始森林和“高坦岩”。高坦岩,传说是神农采药时的临时住所,有诗“洞锁桃千树,丹埋草一坵”,《通志》记载“山南有石穴,广丈馀,中藏仙佛像”,这“石穴”说的就是“高坦”,当地人称作“藏宝洞”,而这藏宝洞,正是当年红军游击队躲避国民党追剿、开展游击战的重要藏身之地。

兴致盎然,一路说说笑笑,登上冲顶的山路。冲顶的路更陡更险,正如泰山的“紧十八盘”,像东汉应劭在《泰山封禅仪记》中写的一模一样:“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捏石扪天之难也”。

图片8.jpg

登上金紫山顶,极目四望,群山莽莽苍苍,东南西北,四方皆是美景。“天然金紫塔”、“云雾腾地起”、“山顶观日出”被称为金紫仙“三奇”,乃是美景中的美景。要把这奇景看遍,还得看登临者与金紫仙的机缘了。

朋友,登金紫仙,有苦处更有乐趣。不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来,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晴天抑或雨天,只要你来,金紫仙的生态美景、故事传说一定给你惊喜,更让你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绝妙意境。

作者简介】李琼林,男,湖南安仁人。郴州市作协会员、郴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地方文化和文艺工作,写散文为主,在全国《海外文摘》《散文选刊》《都市作家》《湖南写作》《郴州日报》《郴州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散文奖。

来源:投稿

作者:李琼林

编辑:李嘉芳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646747/83/12391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