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党管人才,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积极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依靠优秀人才发展特色产业。当前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间,在打造“农业强县”的每个生动现场,都活跃着专业人才的身影。
一大早,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的技术员周天送就来到位于鑫亮粮油的现代化育秧工厂,查看早稻秧苗的长势。今年三月中旬,这里部分秧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情。
鑫亮现代化育秧工厂负责人 李嘉亮:秧苗长出来颜色偏黄,我们就咨询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他们就现场实地检查秧苗到底是什么原因,因为今年秧苗我们第一批大概育了是5000亩,大概有500亩出现了这个颜色偏黄(的情况)。
经过实地查看,农技人员发现秧苗患上的是立枯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可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要及时控制。
鑫亮现代化育秧工厂负责人 李嘉亮:他们及时采取措施,从营养土开始消毒,还有施药,进行补救,大概挽救了2/3,他们农业技术人员对我们春耕生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秧好半年禾”,秧苗长得好,粮食产量就高。
周天送是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2022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到安仁。他说,立枯病在学校只在书上看到过,实际生产上还是今年第一次看到,能在参加工作经历的第一次春耕中,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解决实际问题,他也很开心。
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技术员 周天送:安仁是一个农业大县,正在建设农业强县,正好我学的研究生专业是农艺与种业,所以我到安仁来,也是希望把我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出来,服务于当地的农业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陈利军:为完成我县23万亩的早稻生产任务,安仁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13个指导小组,奔赴13个乡镇指导春耕生产,尤其注重发挥我们今年新引进的3个研究生,他们是第一时间服务到第一现场,指导春耕生产。
除了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服务于产业发展之外,我县还积极对接在外发展的家乡能人乡贤,深入开展“能人回引”工作,让他们在家乡的广阔天地大展拳脚。当前,在安平镇竹塘村,去年冬天种下的1400多亩中药材岗梅长势良好。公司负责人李新运就是地道的安仁人,19岁时外出务工,在建筑业摸爬滚打了20来年,怀着一份桑梓情回到家乡,流转了3800多亩山林,进行林业产业开发。
湖南省神农角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新运:我们觉得政策蛮好,到外面漂20多年了,所以想在家乡做一点事业,带动本地老百姓,去年11月份开始(种植),目前已经种了1400亩了,到时候岗梅底下再搞黄精(种植),让土地效益最大化。
安平镇党委委员 组织委员 阳文龙: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人才政策,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当前我镇4000多亩丘岗开发和林下经济中,有3000多亩是回乡能人所完成的,效果非常明显。
我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最大限度地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深入开展“能人回引”、“名校优生”、“直赴高校行”等引才活动,2022年以来通过招聘引进各类青年人才1220余名,其中为医疗、教育、财政等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79名。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曾纪友: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四个定位,大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以人才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明宽
编辑:周霞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