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施农业助力早稻稳产高产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河 何丽 李晶 黄舒岚 编辑:刘慧月 2025-02-24 14:43:48
—分享—

安仁是农业大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已超过67万亩。在政府引导下,今年,县里的农企积极引进自动化育秧设备,提高出苗率,培育优质秧苗,用现代科技助力早稻生产跑出“加速度”。

Still0224_00007.jpg

在农业产业园的这座万平米的育秧工厂,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为今年的早稻生产做准备,到处一派火热景象。眼前这条全自动播种流水线,经过褒种、注水、覆土等过程后,完成一组育秧盘,只需要15秒的时间。

Still0224_00008.jpg

安仁县鑫亮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李嘉亮:我们现在采用的是精确播种,每盘的用种量控制在50g-60g ,每亩的成本可以节约1-2斤种子

秧好一半禾,早稻要稳产高产,育秧是关键。除了严格管控每盘秧苗的用种量,育秧工厂还配备了智能育秧室,配好的秧盘送室内后,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及时调整,既避免了“倒春寒”的影响,也能让秧苗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安仁县鑫亮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李嘉亮:我们秧棚里装备了喷淋系统、通风系统、排灌系统,用手机可以实时查看、控制、预警,通过智能化应用,出芽率达到98%以上,经过专家测产,我们每亩产量达到1100以上,比传统的育秧模式,提高了10%。

种粮大户龙兆兴去年承包了村里300亩农田种植水稻,与往年不同的是,他的所有秧苗都是来自育秧工厂,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育秧模式。同时,他还与当地农机合作社,签订了机插、机抛、收割等社会化服务,解决了人工作业效率低的难题。

Still0224_00009.jpg

平背乡平背村种粮大户 龙兆兴:每亩还节约了将近140块钱的成本 去年我们测算了一下 每亩产量提高了80-100斤 对我们来说是又省时又省力

受天气影响,传统的秧龄期为30天左右,自安仁县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早稻集中育秧以来,将秧龄期缩短至23天,这样既避开了晚稻栽种时可能遇见的“寒露风”等不利条件,又可以充分满足晚稻的生育期,为晚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抢出了宝贵的时间。除此之外,当地还在上级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县级财政累加补贴12%,通过推行合理密植、机抛机插等措施,结合“稻油”轮作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小平:通过新建育秧大棚,推广集中育秧,可以提高秧苗质量、降低育苗成本。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快育秧大棚的建设,为早稻稳产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河 何丽 李晶 黄舒岚

编辑:刘慧月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646946/68/147260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