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春耕的阡陌之间,一位背着智慧农业终端的青年正掀起“种田革命”。从上海白领到田间地头“新农人”,35岁的何其龙用十年光阴丈量了全县11个乡镇的田间道路,带着订单农业协议和智能农机系统,在沃野田畴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稼穑记”。
晨曦中,何其龙驾车穿行在盘山公路,又踏上了推广订单农业的行程。在牌楼乡莲花村委会,何其龙将“国家储备粮源基地”的承诺化作实在的收益账本。他与当地农户围坐讨论,从良种+良法+良机剖析选种门道,从抗倒伏品种选择到无人机植保时段把控,订单协议里5项技术规范,让种粮大户吃上了科技定心丸,当天共有9名种粮大户现场签约“种子订单”协议。
牌楼乡莲花村种粮大户 何香红:年轻人懂互联网技术,我们有种植经验,这样一结合,我们种出来的粮食,肯定能大丰收。
订单农业只是智慧农业生态链的起点。针对山区农机困局,何其龙首创“全垫资农机租赁”模式,联合社购置的270台套智能农机覆盖20%个行政村。“天帮忙农机一键达”APP今春促成13000余次精准匹配,作业效率提升15 %。
何其龙父亲 何清平:通过年轻人的想法,确实给我们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做抖音宣传、做视频号,现在11天卖11万多斤种子,我们的粮源大大得到了保障。
在安平镇上街居委会,何其龙正与实行“二八模式”种植的农户查看秧苗长势。2024年,何其龙创新推出“二八”水稻种植模式,由企业承担全部成本,农户专注田间管理,80%净利润归农户的创新机制,搭配原粮溯源系统,让每粒稻谷都有“数字身份证”。这种“风险企业扛,实惠农民享”的模式,已带动全县建成6 个优质稻产业联合体。
何其龙: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我觉得我们农业不会断层。特别是国家大力支持我们农业,更多的年轻人会来助力乡村振兴,跟着老一辈人的经验去学习,把他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
十年耕耘,这位85后斩获第四届“郴州青年五四奖章”、首届“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殊荣。他打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何其龙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农业并非夕阳产业,而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只要有梦想、有热情、有创新,就能在田野上书写出不一样的青春篇章。田里来了年轻人,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也带来了农业的希望和未来。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丽 李晶
编辑:陈跃鹏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