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际乡以党建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四部曲”:念“山字经”激活生态产业,打“特色牌”盘活乡土经济,唱“融合戏”带动村民共富,织“治理网”构建和谐乡村。通过发展中药材全产业链、培育非遗土陶等特色品牌、创新桑蚕养殖联农机制、完善“三长制”服务体系,这个湘南乡镇正走出一条产业兴、文化活、百姓富、治理优的振兴新路径。
一是念好“山字经”,让乡村经济“活”起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持续打造“中药材之乡”。完善湘众药业神农百草园中药材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黄精、陈皮、栀子种植面积500余亩。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体验、精深加工、药膳美食、生态观光产业链,建设康养休闲精品旅游乡。
二是打好“特色牌”,让乡土产品“俏”起来。鼓励李湘、尹春鹤、李琼等返乡青年回乡创业,海文深“六色”生态米年产200余吨,每斤均价超10元却被抢购一空。米豆腐、酒浮泡菜都是让安仁人忘不了的乡愁,洋际乡米豆腐成了安仁早餐领域不容错过的打卡点,酒浮泡菜厂产品远销广东、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安仁椒钵土陶制艺列入郴州市非遗项目,与安仁本土企业擂饭深度合作,每年销售土陶2万多件。
三是唱好“融合戏”,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由村级党组织牵头,引进湖南巧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广全新桑蚕养殖业,发展桑叶种植基地1000余亩,打造“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新模式,吸引周边群众就业30余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租借两栋原村小用于建设桑蚕养殖车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
四是织密“治理网”,让乡村秩序“和”起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完善“三长制”工作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选育配强片长37人,组长120人,邻长322人。邻长为群众提供微服务1538次,解决各类问题235件,真正实现了乡村秩序由乱到治、由治到和的乡村治理新画卷。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璐 李晶 何丽
编辑:李凯欣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