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逐梦安仁 一往无前】李伯华:从企业高管变身种药“新农人”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勇 编辑:李凯欣 2025-04-22 16:42:23
—分享—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安仁,神农文化源远流长,一位制药设备行业的企业高管,如今却扎根在田间地头,用梦想和现代理念激活传统中药材产业。

Still0421_00015.jpg

从管理11个省制药设备的上市公司高管,到躬身种药的“新农人”,他用两年时间让荒坡变“药谷”。在永乐江镇毛屋组这片绵延167亩的中药材基地,承载着李伯华二次创业的梦想。

Still0421_00017.jpg

湘越药业创始人 李伯华:以前在制药设备上市公司工作十几年,先在东南亚后面回国,负责管理西南片区11个省,常年跟药企打交道,走的地方多了,总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回家乡种植中药材。

据李伯华介绍,因为何首乌效益高、耐旱等特性,所以这片山坡只种了何首乌。趁着一场春雨,他请来几十名附近的村民,准备完成最后一批幼苗的种植。采用扦插的方式,只需用竹片将其根部插入到翻耕后的泥土里,现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Still0421_00016.jpg

毛屋组村民 郭天妹:我今年有70多了,在外面打工不到,在药材基地干活,80块钱一天,很开心很好。

虽然选种了耐旱的何首乌,但是基地还是缺水严重,为了应急,不得不使用自来水。

湘越药业创始人 李伯华:这个自来水也不能长期使用,因为自来水中含氯化钠,长期使用植物的根系会扭曲变形。

要想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想办法把附近的小水库修复,一旦水源的问题得到解决,配合蓄水、滴灌设施,缺水问题将会得到根本性解决。到时候,基地周边的300亩山地也可以开发成药田。

Still0421_00018.jpg

既要种得出还要销得畅。为提升药材附加值,李伯华斥资300万元兴建了药材加工厂,把采购回来的虎杖、骨碎补、杜仲等药材鲜货,经过初加工即可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成品销往制药企业。在加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虎杖鲜货进行切片处理,片状药材被均匀铺放在金属置物架上,随后被送入专业烤房进行烘干,整个烘干过程需持续10小时左右。

Still0422_00056.jpg

湘越药业创始人 李伯华:我们现在加工的是虎杖,虎杖从外面采购回来要人工先挑选一遍,分饮片货和药企货,挑选完成之后要过筛,过完筛之后再切片,切片以后再烘干,烘干以后我们还有个精包装(饮片货),像我们这个药企货一年可加工(干货)300吨左右。

从上市公司到田间地头,从城市白领到乡村新农人,越来越多的追梦者正在安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希望。在“1+3+N”战略推动下,安仁县30万亩中药材版图渐成。目前,像李伯华这样的种植基地全县共有176个,精深加工企业35家,带动农户就业3.5万人,年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勇

编辑:李凯欣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646948/66/148951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