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里的安仁》——轿顶屋:一座古建里的革命史诗

来源:采访部 作者:贺玉红 刘珍英 黄舒岚 田源 编辑:李凯欣 2025-05-16 17:00:53
—分享—

历史经纬:从县衙到红色地标

DJI_20250512161442_0236_D.JPG

罗霄山脉的晨雾轻抚着古建飞檐,安仁县博物馆馆长蔡宁推开轿顶屋的漆木大门,尘封的时光倾泻而出。这座形如官轿的古代官衙,自明崇祯十五年始建以来,承载着从县治大堂到红色中枢的嬗变:青石地砖上,既有县令惊堂木的回响,更烙印着改写中国革命进程的铿锵足音。

DSC08868.JPG

蔡宁仰头望向砖雕檐头:“轿顶屋始建于明代,因门额形似轿顶而得名。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县衙,民国时期的教育所,解放后又成为安仁县的革委会所在地。1988年,省文物局批准并出资对其进行修缮,更名为安仁县博物馆。”

星火燎原:马灯照亮的战略转折


1928年4月春寒中,轿顶屋侧房的八仙桌上,一盏德制马灯将四道剪影投射在《湘南军事图》的裂痕处。朱德指尖划过安仁县域,铜制怀表链在唐天际胸前摇曳,历史在此完成惊心动魄的转向。马灯油芯突然爆出灯花,就像历史在此绽放的星火。“当晚,昏黄的油灯下,他们召开了党政军联席会议。经过激烈讨论,两项关键决定诞生:一是成立安仁县苏维埃政府,二是部队东进井冈山,与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蔡宁的声音里翻涌着历史的惊雷。这场持续192个小时的战略会议,在《湘南起义史稿》中被称为“春分八昼夜”。朱德在此完成“湘南农军万人上井冈”的战略部署,共同制定“春分暴动”计划,建立安仁县苏维埃政权,唐天际被选为主席。会议催生的“茶陵通道”,最终促成朱毛会师时超八千安仁籍战士的浩荡铁流。

建筑密码:凝固的初心图腾

Still0516_00019.jpg

古建本身即是最动人的革命宣言。博物馆正门四扇花窗上,“明月清风”与“光天化日”相对,“景星庆云”共“鸟语花香”成趣——这十六字窗额构成绝妙的政治隐喻:既承载着士大夫的治世理想,更暗含着红色政权追求的光明新世界。斑驳的砖瓦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英勇与信仰,岁月侵蚀的廊柱和明式梁架上至今回荡着军事会议的激辩声。

精神赓续:不熄的信仰之光

Still0516_00020.jpg

当夕阳为轿顶屋的明代砖雕镀上金边,两种光芒在此永恒交织:青砖黛瓦镌刻着六个甲子的沧桑,红领巾飘扬续写着永不褪色的信仰。这座被列入《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的活态纪念馆,用几百年等待一场红色涅槃的古建,如今化作穿越时空的立体史书,正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续写着“从湘南到井冈”的永恒叙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当春风再次掠过罗霄山脉,轿顶屋的雕花窗棂在风中轻吟——关于抉择,关于信仰,关于永不褪色的中国红。

来源:采访部

作者:贺玉红 刘珍英 黄舒岚 田源

编辑:李凯欣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646949/50/149644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