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炒河蚌

来源:红网安仁分站 作者:段贵春 编辑:redcloud 2017-01-18 21:02:21
—分享—

  乡人谓河蚌为“蚌壳”,河蚌入菜,也谓之“炒蚌壳”,当然炒的不是壳,而是蚌肉。

  我的家乡在永乐江边,河道蜿蜒,江流浩荡,沿岸制造了大大小小的冲积平原,我家所在的那一大片河谷平原就被称为“长滩”,滩上多水塘,渠道水圳纵横交错,连接着大小水塘,盛水产,鱼虾富足,河蚌、田螺更是易得。因其易得,乡人便不看重,视此类菜为末品,上不得重要宴席,唯夏日细人家(小孩)嬉水时高兴,随手捡拾个一桶半桶回来,做妈妈的便少不得要整饬一番,以膏孩儿馋吻。

  乡人做此菜与如今时兴的大菜馆做法不同,都是先把河蚌连壳水煮,待蚌壳打开,捞出后冷水一淋,蚌肉便可轻易剥离,这活计细人家也可做得,我小时便经常做,不似现在市场中小贩那样生生地把蚌壳撬开,拿刀子把蚌肉刮下来,残忍,连泥带水滑溜溜的也不雅观,遇上壳里寄生了蚂蟥的,在那粘液里一蠕动,哎呀,不说也罢。

  剥下的蚌肉用米筛盛着,还得一道细分的工序,这事我在行,还因为大概是胎里带来的“强迫症”的缘故,做得比别的细人家还细致些。蚌的闭壳肌粗大、强韧,色白,呈圆柱状,味道也好,我往往把它们聚集到一堆;然后把一个个河蚌的裙边理下来,裙边不耐揉搓,所以要单独洗,也分作一堆;脱了裙衣的蚌肉便是滑滑的一椭圆形物事,里面包裹着不少黑黑的泥沙和排泄物,需要顺着出口方向细细挤压出来,挤压干净后的蚌肉用剪刀剪成条状,也做一堆。然后撒上盐或小苏打腌渍片刻,端到家门口水塘里去清洗,裙边和肌柱稍稍抓揉,漂净即可,剩下的蚌肉部分需要不断搓洗,把肌理中残存的黑色物质完全洗净。

  乡人炒食河蚌皆用红椒,辅以大蒜籽、生姜,吾乡盛产油菜,春来有“十里菜花”之誉,因此家家户户都有大坛大坛极好的菜籽油。热菜油在铁锅中微微冒烟之时,撒一把姜丝、蒜末,趁热油翻滚之际,将蚌肉推入,翻炒数下,迅速搁一点盐、胡椒粉,再倒上一勺甜米酒,“嗤”的一声,白雾升腾,香气缭绕,迅速出锅待用。再重新搁油,爆炒红椒,椒熟之际,把蚌肉倒进锅内一同翻炒,加一筷吾乡特有的豆油,因河蚌本身极富鲜味,不需要再加味精,只在最后撒点葱花儿,盛在白瓷碗里,红白相间,缀以星星点点绿葱花儿,光看看,已经让人愉悦之极。一箸入口,三生不忘。

  炒河蚌没有什么诀窍,油好、火大、速度快,看似仅此而已,但也有炒得不好的,记得那时刚从山里嫁到我家的小婶母也学炒此菜,吃起来却觉韧如鞋底,盖因其没有在关键时刻辅以甜米酒“冲”一下,炒老了,失了河蚌本味。

  有些地方雅称蚌菜曰“西施舌”,因蚌斧足常伸出壳外,其状如舌。我脑补了一下,若西施也把个舌头常常伸于口外,实在是有碍观瞻,令人胃口全无,不知何故文人们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实在是唐突美人啊。

  现在菜馆中烹制河蚌多喜炖汤,炖出的汤白而浓,极鲜,蚌肉嫩滑柔软,亦甚美。

来源:红网安仁分站

作者:段贵春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arxww.cn/content/2017/01/18/86042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