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仙镇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与民生实践深度融合,以民生项目为抓手,推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听民意、解难题,通过渡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赤滩村千人供水工程,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彰显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竹垅山涧的清泉,如今通过管道直接流入赤滩村家家户户。为了把“山泉水”变“自来水”,镇村干部用3天时间跑遍全村18个村民小组收集意见,晚上则利用“屋场夜话”与村民深入交流。整个工程从水源确定到过滤池及设备安装完成,仅耗时60天,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拧开水龙头,2000多名村民尝到的是山泉的甘甜,映出的是镇村干部务实高效的好作风。
金紫仙镇赤滩村党总支书记 李玮奇:为了解决赤滩村村民旱季饮水问题,我们打造了千人供水工程。镇村干部集中走访赤滩18个村民小组,确定了竹垅组作为水源地,向上争资96万元,工程自今年5月份启动,预计8月全面完工。
金紫仙镇赤滩村朋坑组村民 邱安球:以前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我们都是吃河里的水,这个小溪里面的很不卫生,对身体健康都有影响。自从村里面搞了饮水工程以后,解决了老百姓吃水的问题。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使我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清凉水。
同样体现作风转变的,还有渡河村灾后重建的故事。一场洪灾冲毁了该村200亩良田,也成为了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金紫仙镇拒绝“等靠要”思想,镇村干部与村民并肩作战,同监督、共议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600米水渠提前贯通,被冲毁的荒田赶在春插前重新翻整,焕发生机。该高标准农田修复工程已于6月全面竣工并投入耕种,惠及800余名群众。如今,稻秧返青,在田野里写下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金紫仙镇渡河村村委委员 贺定湘:镇村干部坚持深入田间,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难题,争取投入190万专项资金,推进渡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完善1600米水渠设施,并修复受损农田。
金紫仙镇渡河村高车伍组村民 马雨秀:我们在去年受了洪灾,田、土全部(被)冲掉了,镇政府和村里及时反映这个情况,争取高标准农田在我们这里改造,今年变成“欢喜田”“丰收田”了。
金紫仙镇通过这两项民生工程的实践,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作风建设从“纸面要求”变为“行动自觉”。
下一步,金紫仙镇将持续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建立“民生实事长效清单”,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底色在乡村振兴中更加鲜明。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珍英 陈俊宏
编辑:刘慧月
本文为安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